昨天看到一档综艺节目,讨论了两个话题:
(1)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下来看,会比国外好?为什么?
(2)男生的数学成绩,平均下来看,会比女生好?为什么?
同时,我又联想到了一个技术圈经常讨论的话题:
互联网公司,做技术的人,平均下来看,为什么男生会比女生多,是男生更适合写代码么?男生的技术更好么?
就在今天,女神节,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问题1:中国学生数学成绩 vs 外国学生数学成绩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基础教育的国家,从一岁两岁开始,就开始教数数;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教加减乘除,二元一次方程;从中学开始,就开始教手动开根号...
画外音:在外国友人眼里,手动开根号,就是神!
对于我个人来说,小学就搞各种奥赛,甚至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长大做一名数学家(另一个理想,是做飞行员)。
画外音: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
这些,是咱们潜移默化的认知,是几百年的传统。
西方国家,最早上学,是以“玩”为主,注重锻炼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工具,系统性学习相对较晚。
能稍微解释一点了么?
问题2:男生数学成绩 vs 女生数学成绩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是啥?男生赚钱,女生养家,是否是这样?
生了一个男孩,父母是不是更重视教育(理科教育)?父母是不是从小就和你说,男生适合理科,以后要考大学,数学重要?
生了一个女孩,父母是不是更偏重教育她,什么是美,什么是漂亮,什么是得体?你一个女孩子,不能爬树,不能打闹,不能大喊大叫,怎么像一个男孩子一样?今后嫁都嫁不出去?
画外音:“像男孩子”怎么就成了贬义词了呢?
这些,是咱们潜移默化的认知,是几千年的传统。
仔细想想,回顾一下咱们小时候咱们自己,咱们身边的人的经历,是不是这样?
问题3:男工程师 vs 女工程师
A:我要去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
B:你疯了?程序员很累的... 女生不适合做程序员,还是去做产品经理吧。
画外音:我去,产品经理不累吗?
并不是女生不适合写代码,也不是女生写不好代码,固化的认知,普世的观念,让女生在做选择的时候,背负了更多了压力,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不是这个逻辑?
我们应该如何做?
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不管是择业,还是择偶,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女生/男生更适合怎么样怎么样?
这个“应该”,这个“更适合”,就是固化的认知,普世的观念,它们会在我们做选择时,给我们戴上无形的枷锁。
我的经验是,每当自己受到隐形的压力时,心中默念三句话:
(1)我过我的人生;
(2)我要做真实的自己;
(3)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共勉!
女神节,和老婆喊句话:
我爱你
不是因为你是谁
而是因为
你是你
希望,程序媛越来越多。
也祝大家,早日找到心中的女神/男神。
转载:https://blog.csdn.net/shenjian58/article/details/10474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