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25岁以前,几乎没去过医院,最近两年不知道为啥,一年总要去几次医院。以前我对就医这件事的记忆一直停留在某年的流感时期,感冒后去诊所挂个水,挂完3瓶,然后回校继续上学。最近两年,因为身边的人出了一些意外,不得已去了几次医院,补了些这方面的功课。
抗拒就医
不知道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大家都是这样。我对看病/去医院这件事很抗拒。不知道是因为无知,还是因为害怕。刚开始工作那一年工作体检,那也是我第一次体检。在医院拿着长长的单子,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排队被传送到不同的科室,然后被取下便签,直到纸张空白结束体检。然后过一个星期,拿到几页报告单,然后同事间相互调侃身体不行了,都有脂肪肝了。一阵哈哈笑后就没了下文。我感觉很荒唐,这种只检查,不治疗的有什么意义呢。还白让那些仪器扫描自己了,还有辐射影响,伤害自己身体。所以之后的几年我不再去体检了。
疾病躲不掉
18年的夏天,我正在上着班,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老爸出车祸了,被送到医院急救。我急匆匆的赶回去了。一路上脑子很乱,很害怕。这段记忆比较伤悲,不想写了。之后我在医院了待5天,目前为止最长的记录,希望不要破了。
了解
后来我又陪过奶奶、弟弟去过医院。每次去都很无助,看着医院里面那么多人,感觉像是另一个世界,我深深的怀疑这些人都是哪儿来的,怎么我身边也没看到有人生病啊,怎么医院里永远都是人满为患。大家都在门诊、扫描、缴费各个地方快速的穿梭着。焦急的询问着忙碌的医护人员,仿佛他们都是救世主。
在几次就诊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现象
不同医生的诊断不一样
不同医院不同医生的诊断结果是不一样的。一直以来中医和西医的争论不断,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很“鄙视”中医,觉得中医是玄学,是经验,而非科学。中医和西医的谁好谁坏,我没什么依据。个人的执念都是认为治病是科学,科学就是可解释,可度量,确定性。所以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不同医生的诊断不一样这一现象。比如弟弟看病是眼睛受伤了,关于需不需要做手术缝合,同一家医院的医生诊断不一样,不同医院的医生也不一样。有些医生斩钉截铁的说这个很严重的,必须要开刀,还责怪我们家属耽误了就医。有些医生则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配合眼药水,自然愈合即可。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看了好几家医院后,最后还是选择一家权威医院的专家医生的意见:进行了手术缝合。
对于这个现象的费解,在我看了《最好的抉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我理解了一些。原因主要有三点。
- 医学是精确的科学,但是正确答案却不是唯一的。每个人的基因不一样,身体条件不一样。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很难标准化。
- 医生不是救世主,做的诊断也不一定正确。这就好比不同水平的程序员开发出来的软件质量是不一样的。不要过于迷信医生。所以你要自己做决定,但你了解你病的情况后,你就知道什么样的水平的医生就能满足的需求。
- 病人的状况不一样
病人每天的症状不一样,病人的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医生的判断。
很难与医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医生和患者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主要三大因素在于
-
医护知识水平差距比较大
平时我们交朋友,和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差距比较大的都很难聊的起来。那么就诊时,医生和患者也是如此,医学名词病人不懂,疾病原理也一知半解,所以就无法正常沟通。导致只能单方面接收医生的输入。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很难有自己的意见。这样对于一些失败的就诊,就会给患者和家属造成更大的伤害,因为虽然都签了风险告知书,但是其实并不了解其中的风险,只是被动接受,这样心理上很难接受。如果是自己得到足够的信息,平衡利弊,了解副作用再做出的自己的决定,医生只是提供建议。那么对于结果,接受度会更高。 -
同理心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每天接触这么多病例,是会麻木的。而如果医生自己没有切身患病经历,只是看了诸多病人,那也是很难有同理心的。没有同理心,也就没法就行深入平等的交流 -
医患供需
患者太多,医生太少。所以才会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一天几十个病人,医生没法跟病人耐心的交流。
基于此,每个患者需要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这样你才会少一点痛苦,多一点快乐。
参考
《最好的抉择:关于看病就医你要知道的常识》
《失衡:我们为什么无法摆脱肥胖和慢性病》
转载:https://blog.csdn.net/FS1360472174/article/details/10414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