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道的博客

爬虫学习(06): 数据存储_mysql篇

380人阅读  评论(0)

一、mysql简介

数据库是一个能存数据的软件, 提供各种数据的查询操作, 以及对数据的修改操作

mysql的具体安装操作,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主要讲讲如何通过py程序来实现mysql操作。
具体的安装操作可以看下面这一篇
链接: mysql的安装与配置

这里的操作基本都在navicat里实现可视化

1. 安装python连接mysql的模块 -> pymysql模块

pip install pymysql

2. pymysql导包:

import pymysql

二、mysql基本操作

1. 创建表

SQL语句创建表格

create table student(
    -- 字段=列=column=属性
	sno int(10)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name varchar(50) not null, 
    sbirthday date not null,
    saddress varchar(255),
    sphone varchar(12),
    class_name varchar(50)
);
项目 数据类型
double 小数
varchar 字符串
date 时间(年月日)
datetime 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text 大文本
项目 约束条件
primary key 主键, 全表唯一值. 就像学号. 身份证号. 能够唯一的确定一条数据
auto_increment 主键自增. 必须是整数类型
not null 不可以为空.
null 可以为空
default 设置默认值

2. 修改表

--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COLUMN column_name datatype

-- eg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LUMN f_name VARCHAR(20) NOT NULL
AFTER sno;  -- AFTER 用于将新加的列在指定列的后面插入


-- 删除一列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COLUMN column_name

-- 修改一列的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table_name
MODIFY COLUMN column_name datatype

-- 表格重命名
ALTER TABLE table_name RENAME TO new_name;

 

3. 在navicat中实现创建表和修改表

3.1 navicat与mysql连接



创建完毕后,还需要右键或者双击打开连接

3.2 navicat创建数据库



和连接一样,也是需要进行开启的

至此, Navicat可以操纵你的数据库了.

3.3 navicat创建表


傻瓜式操作

3.4 navicat设计表

选择创建好的表,右键设计表,就可以进行修改表操作了

4. 数据的操作-增删改查-数据

4.1 增加数据

INSERT INTO table_name(col1, col2, col3...) values (val1,val2,val3)
-- 添加学生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sbirthday, saddress, sage, class_name) values ('周杰伦', '2020-01-02', "北京市昌平区", 18, "二班");

注意, 如果主键设置自增, 就不用处理主键了. mysql会自动的帮我们按照自然顺序进行逐一自增.

4.2 删除数据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_clause
-- 删除学生信息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 1 ; 

4.3 修改数据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1 = val1, col2 = val2... where_clause
-- 修改学生信息
UPDATE STUDENT SET SNAME = '王力宏' where sno = 1;

4.4 查询数据

4.4.1 基础查询
SELECT *|col1, col2, col3 
FROM table_name 
where_clause
-- 全表查询
SELECT * FROM STUDENT;

-- 查询学生姓名, 年龄
SELECT sname, sage FROM STUDENT;

-- 查询学号是1的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o = 1;

-- 查询年龄大于20的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20;

-- 查询学生年龄大于20 小于40的信息(包含)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20 and sage <= 40;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between 20 and 40 ;

-- 查询姓张的学生信息
-- 		_一位字符串
-- 		%多位字符串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

 
4.4.2 分组查询和聚合函数

如何查询每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

我们先把数据扩充一下下

每个班级的平均年龄. 我们是不是需要先把班级与班级先分开. 每个班级自己内部进行计算.对吧. 此时, 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分组的操作. 此时需要用到group by语句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_name

注意, 上方的sql是无法使用的. sql要求分组后, 到底要做什么必须明确指出. 否则报错

那很容易呀, 我们分完组要计算每个班级的平均年龄. 平均数如何计算, 这就要用到聚合函数. sql中提供5种聚合函数, 分别是: avg(), sum(), min(), max(), count()

-- 查询每一个班级的平均年龄
select avg(sage),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 查询每个班级最小的年龄
select min(sage),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 查询每个班的最大年龄
select max(sage),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 查询每个班的学生数量
select count(*),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 查询每个班级的年龄和
select sum(sage),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注意, 不要把没有放在group by的内容直接放在select中. 你想想. 按照班级来查询平均年龄, 你非要把某一个人的信息放在结果里. 是不合适的.

4.4.4 having语句

如果我们需要对聚合函数计算的结果进一步的筛选. 可以用having语句

-- 查询平均年龄在15岁以上的班级信息
select avg(sage), class_name from student group by class_name having avg(sage) > 15;

having和where的区别:

  1. where, 在原始数据上进行的数据筛选.

  2. having, 在聚合函数计算后的结果进行筛选.

4.4.5 排序

sql中使用order by语句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

-- 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查询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sage asc

-- 按照年龄从大到小查询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dent order by sage desc

4.5 多表联合查询

在实际使用中, 一个表格肯定是无法满足我们数据存储的. 比如, 在学生选课系统中. 我们就可以设计成以下表结构:

  1. 学生表: 学号, 姓名, 性别, 住址等…
  2. 课程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等…
  3. 学生课程-成绩表: 成绩表编号, 学号, 课程编号, 成绩

在这样的表结构中:

优势: 每个表的结构相对明确. 不存在歧义. 数据保存完整, 没有冗余.
劣势: 新手不太好想. 想不通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里涉及到数据库表结构设计范式, 该模型属于第三范式(听过就行).

在该模型表结构中. 成绩表是非常重要的. 在成绩表中, 明确的说明了哪个学生的哪一门课程得了多少分. 它将两个原来毫不相关的表关联了起来. 建立了主外键关系.

何为主外键关系:

​ 把A表中的主键放在另一张表里作为普通字段使用, 但数据要求必须来自于A. 这个很好理解. 比如, 学生成绩表中的学生编号数据就必须来自于学生表. 否则该数据是无意义的.

注意, 以上结构只是为了讲解多表关系. 并非完整的学生选课系统表结构.

建表语句:

-- 创建学生表, 课程表, 成绩表
-- 1. 学生表: 学号, 姓名, 性别, 住址等...
-- 2. 课程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等...
-- 3. 学生课程-成绩表:  成绩表编号, 学号, 课程编号, 成绩
create table stu(
	s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name varchar(50) not null, 
	gender int(1),
	address varchar(255)
);

create table course(
	c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cname varchar(50) not null, 
	teacher varchar(50)
);

create table sc(
	sc_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s_id int, 
	c_id int,
	score int,
	CONSTRAINT FK_SC_STU_S_ID FOREIGN key(s_id) REFERENCES stu(sid),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_ID FOREIGN key(c_id) REFERENCES course(cid)
);


 
4.5.1 子查询

​ 在where语句中可以进行另外的一个查询.

​ 例如, 查询选择了"编程"这门课的学生

-- 查询选择了"编程"这门课的学生
-- 先查询编程课程的编号
select cid from course where cname = '编程';
-- 根据cid可以去sc表查询出学生的id
select s_id from sc where c_id = 2;
-- 根据学生ID查询学生信息
select * from stu where sid in (1,2,3,4,5,6);

-- 把上面的sql穿起来 
select * from stu where sid in (
    select s_id from sc where c_id in (
        select cid from course where cname = '编程'
    )
);

-- 查询课程名称为“编程”,且分数低于60的学生姓名和分数
select stu.sname, sc.score from stu, sc where stu.sid = sc.s_id and sc.score < 60 and sc.c_id in (
	select cid from course where cname = '编程'
)


 
4.5.2 关联查询

关联查询就是把多个表格通过join的方式合并在一起. 然后进行条件检索.

语法规则:

select ... from A xxx join B on A.字段1 = b.字段2

表示:  A表和B表连接. 通过A表的字段1和b表的字段2进行连接. 通常on后面的都是主外键关系
4.5.2.1 inner join
-- 查询每门课程被选修的学生数
-- count(*)
-- group by cid

select c.cid,c.cname, count(*) from sc inner join course c on sc.c_id = c.cid group by c.cid, c.cname
4.5.2.2 left join
-- 查询所有学生的选课情况
select s.sname, c.cname from stu s left join sc on s.sid= sc.s_id left join course c on sc.c_id = c.cid

-- 查询任何一门课程成绩在70分以上的姓名、课程名称和分数
-- score > 70 sc
-- sname student
-- cname course
select s.sname, c.cname, sc.score from stu s inner join sc on s.sid = sc.s_id inner join course c on sc.c_id = c.cid
where sc.score > 70

三、python连接mysql

3.1 查找数据

import pymysql  # 导入模块
from pymysql.cursors import DictCursor  # 导入字典模块
#  1. 创建连接
conn = pymysql.connect(
    #  当忘记参数是什么的时候,直接按住commond点进去看看
        user='root',  # 用户名
        password="x",  # 密码
        host='127.0.0.1',  # 端口
        database='test',  # 数据库名
)

#  2. 创建cursor, 游标 -> 用于执行sql语句,,以及获取sql执行结果
cursor = conn.cursor()
#  2.1 执行sql语句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r = cursor.fetchall()  # 获取结果
print(r)  # 运行完毕,会发现是元组套元组的形式 # ( (), () )
#  而我们喜欢的数据类型应该是 [{cno:1, cname:xxx, xxx: xxx}, {}, {}]
#  所以需要导入一个字典模块

#  将导入的模块放到游标里
cursor1 = conn.cursor(DictCursor)
#  2.1 执行sql语句
cursor1.execute('select * from student')
r = cursor1.fetchall()  # 获取结果
print(r)  # 可以发现已经成为我们想要的那个类型了

 

运行结果

3.2 新增数据

import pymysql  # 导入模块
from pymysql.cursors import DictCursor  # 导入字典模块
#  1. 创建连接
conn = pymysql.connect(
    #  当忘记参数是什么的时候,直接按住commond点进去看看
        user='root',  # 用户名
        password="x",  # 密码
        host='127.0.0.1',  # 端口
        database='test',  # 数据库名
)


#  2. 新增数据
cursor = conn.cursor()
sname = 'wby'
sbirthday = '2010-08-10'
saddress = '浙江宁波'
class_name = '少年团'
#  准备好sql语句
#  注意: 这种sql的问题 1. 很乱, 2. 有被注入的风险,可以选择下面的方式
sql = f'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sbirthday, saddress, class_name) values ("{
     sname}", "{
     sbirthday}", "{
     saddress}", "{
     class_name}")'
cursor.execute(sql)
#  数据增加后,需要提交
conn.commit()

#  %s字符串的占位符  用来预处理,有几个参数要填入,就写几个%s   ->  推荐这种方法
sql = f'insert into student(sname, sbirthday, saddress, class_name) values (%s, %s, %s, %s)'
#  在execute中放预处理的内容, 注意传入的是元组的形式
cursor.execute(sql, (sname, sbirthday, saddress, class_name))
conn.commit()

 

四、关于mysql总结

  1. 爬虫常用的增加数据操作
insert into(字段1,字段2,字段3...) values (1,2,3...)
  1. 爬虫常用的修改数据操作
updateset 字段=, 字段=where 条件
  1. 爬虫常用的删除数据操作
delete fromwhere 条件
  1. 爬虫常用的查询数据操作
select * fromwhere 条件

转载:https://blog.csdn.net/m0_48936146/article/details/127473183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