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道的博客

程序员不要总想着四两拨千斤

238人阅读  评论(0)

2020 年是很魔幻的一年,但好在这特殊的一年中,经历了一些事情,阅读了一些书籍,终于明白了一些之前的困惑。因为觉得自己这些感悟可能具备一些普适性,所以作本文和大家一起分享。

1. 因为数字化,程序员会长期存在

经常会有媒体拿 35 岁来制造年龄焦虑,但现实生活中,我也见过不少超过 35 岁的程序员。在中国几十年前是没有程序员,就如同再往前几十年,中国是没有农民工的概念的。

我出生在农村,父辈基本上都进城打工,一般是当泥工,也就是泥瓦匠,通俗讲就是农民工。农民工确实收入微薄,但 08 年后有了改善,我记得我有个哥们他做木工,别人找他干活,他说没有 400 一天他不干,那还是 2009 年的时候。

初中教科书就告诉我们市场要讲供需关系,那么工种其实也是由供需决定的。

08 年我们大力发展基建,对于农民工而言,其实是幸福的,因为需求的旺盛,农民工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记得多年前一个段子,在地铁上两个农民工在讨论 iphone 也不贵嘛,一个月工资就随便搞定,然后地铁中其他穿着光鲜亮丽的白领们默默收起手中的苹果手机很久没有说话。

而现在,我们提出新基建。新基建就有数字化,我在的汽车行业数字化已经明显就是趋势,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也得知很多城市也在搞“数字孪生”工程,通俗的讲未来的现实世界会有一个数字化的世界与之对应。

想想移动互联网的大肆发展,其实无非就是将传统的流程适配到手机 APP。

未来的数字化也是将现实世界进行映射,这个会是一个巨大的需求缺口。

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数字化的东西离不开软件实现,软件实现离不开软件编码、维护,具体到人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岗位,甚至是新的岗位。

大多数人瞧不起农民工,但大基建的前提下,农民工的需求很旺盛,如果不懒的话,农民工是可以生活得很富余的,想想你们村,是不是 08 年前青瓦红砖,08 年后是不是农村小洋楼鳞次栉比?

所以,回到程序员这个话题,因为数字化的原因,未来需求会更旺盛。

从短期来看,我们确实会被各类裁员、优化信息所吓到,人都有同理心,都害怕悲剧在自身重现。

但从长期趋势来看,程序员会更多,都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我更相信人人都会懂编程。

当然,你如果要咬文嚼字,说不是人人都可以编程,那当我没说。我想说的是,数字化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多的人具备基础的数字化知识。

有数字化,就有大量的代码要编写,也有大量的软件系统要升级,大量的旧系统要维护,长期来看,这些都是旺盛的岗位需求。

2. 程序员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大概程序员选择入行时,都想着自己要从事的是一份高科技工作,所以从意识上就有意无意赋予了自身一些特殊的象征,但很多时候这种强加的意义让自己焦虑不已。

我经常在想,当李鸿章第一次面对美国的高楼大厦时,他心理是什么样的冲击感。

那些在清朝能建高楼大厦的人算不算高科技人才?

那些能建立现代船舶、火车、汽车的人算不算高科技人才?

我想在当时肯定算的,那么现在呢?

应该不算。

就如同之前大家会问:蚂蚁算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如果是金融公司,那么所有蚂蚁员工其实和传统的行业员工没有什么两样。

给自己赋予一定的意义能够促进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但另外一方面会容易让自己陷入一种“能力陷阱”当中。

程序员很容易觉得自己很特别,因为我也是程序员,所以我很清楚有很多程序员的口头禅就:xxx 就傻 x,他懂个屁。

其实,术业有专攻,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岗位的出现都是社会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我们应当客观看待这件事情。

不活在自己强加的意义当中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

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的好处就是,你会发现你经历过的东西其实在别的行业习以为常。

你说 35 岁会失业,那体育冠军退役后还卖艺呢。

你说都是青春饭,可青春饭的行业可多了。

为什么你就不行呢?

吴晓波在他的书《激荡三十年》中提到一个现象,如果看经济效益好不好就看看村口有没有人打牌,没事做的时候农民工就聚集在村口休闲娱乐,有事情做的时候就全部外出打工,村庄就变得空荡荡只剩下老人和狗。

程序员喜欢自称“码农”,但自是自嘲而已,旁人真叫唤肯定急眼。

但社会在发展,如果真有一天,新基建如同现基建,程序员褪去科技属性回归码农属性,你能接受闲时呆家里,村口聚集打牌,忙时披挂上阵撸代码吗?

如果,你觉得不能接受那又是为何呢?

大部分人会说:我们不一样?

但真不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在资本家面前,你真以为不一样吗?

3. 请放弃幻想,脚踏实地

我知道有很多文章说程序员要及早转型,当项目经理,当产品经理,做技术管理。

我也认同,但这不现实。

自接触自动驾驶后,天天和算法打交道,也就是天天和数学中的概率论和统计学打交道。

这世界上有一个正态分布,也有个帕累托原则。

先说正态分布,这世界除了天才和傻子,绝大多数人都是正常人,身高、颜值、智力。

所以,不出意外,你我都是普通人。

帕累托原则就是“二八定律”, 80% 的价值是由 20 % 的人完成的,或者说 20% 的人甚至更少拿着了行业 80% 的收入。

你可以仔细观察那些搞直播的人,你看看是不是符合帕累托原则,头部拿走了几乎所有的利润,那些小鱼小虾难以为继,甚至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不足 20 人。

有些人坏就坏在狂吹嘘那 20%,人为制造焦虑或者制造氛围让你觉得自己应该、应当、可以、值得进入那 20% 的行业头部。

可考虑到正态分布,考虑到人群基数,我们可都是正常人呐!

不是否认说要上进,但认清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会更踏实。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自己只是从事一份普通的工作后,你会发现原本的焦虑其实也迎难而解了。

生活无非就是求碗热汤,程序员无非就是 coding 和 debug ,扯那么多战略规划、项目管理、产品运营作甚?

绝大多数人成不了架构师,绝大多数人成不了项目经理,你的专业能力就是你的铁饭碗,不要轻易放弃。

当然,你有能力转型那也鼓励你,我只是认为绝大多数程序员还是脚踏实地的好,毕竟大概率是不善言辞,没有必要拿别人的长处来戳自己的短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价值。

4. 活在当下

人不好的习惯大概有 3 种:

  • 缅怀过去
  • 挥霍当下
  • 期盼未来

有人口头总说我过去如何如何,其实抛开主观因素,会发现过去也没什么厉害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牛x的地方。

有人当下享乐,只问今朝。

有人总对过去不满,对现在惶恐,总想着未来快的到来。

我自己属于第三种,我内心总对现在惶恐,我阅读大量的书籍,订阅大量的专栏,不停的否定自己现在不够好。

我希望我快点成长,快点厉害起来。

这种心理支撑了我不断成长,也不断反噬我的内心,我太焦虑了。

后来阅读心理的书籍,我才决定要慢下来。

我其实是内心恐惧,我并不能处理好当下,所以一直活在虚妄的幻想当中,幻想未来我会成为更好的我。

所以,我的一切急于求成,学习各种套路招式无非就是想回避当前,贴近未来的幻想。

有人说该松的松,该紧的紧,又说过不要练死劲,要用巧劲,要接化发,要四两拨千斤,讲起来头头是道,很有哲理性,而魔幻的现实是被人揍得鼻青脸肿。

每一个亏损的家庭都有一个自以为是的股神。
每一个失败的产品都有一个无所不能的“x布斯”。
每一个千疮八孔的系统都有一个挥斥方遒的技术专家。

这世界有太多的聪明人,太多喜欢巧劲和乾坤大挪移的人,但其实站在上帝的视角看,所有的概率事件不过是重复的演练。

我是个普通人,我是个普通的程序员,与其缅怀过去,幻想未来,丢到虚妄的巧劲,踏踏实实做好当前,何必要成为最好的自己,现在不就是最好的自己吗?

说的残酷点,通俗点,我们都是工具人,解决业务问题就是我们的价值,再高阶一点,提升系统性能,认认真真学好算法是最靠谱。

所以,踏踏实实没有什么不好,认真应对当前问题,少扯谈是我们程序员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拿相对高薪的理由。


转载:https://blog.csdn.net/briblue/article/details/112210182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