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重磅!独家解密新版技术运营标准及案例分析

230人阅读  评论(0)



导语:2019年9月6日,GNSEC 全球新一代软件工程高峰论坛,腾讯技术专家、《技术运营标准》核心编写专家 梁定安(大梁)全面、系统地分享了技术运营标准的七大模块及案例。

新版技术运营标准分别以七大技术运营的维度,提供可量化和可评测的运维能力成熟度检查项,供广大企业的运维同仁参考与自评,找准技术运营能力提升的路径。以下是演讲全文。

梁定安

腾讯技术专家

《技术运营标准》核心编写专家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给大家介绍 DevOps 标准的技术运营模块,技术运营总共有七个模块,核心的起草专家有三名,我今天作为代表给大家全面的介绍下,还会有结合案例把标准的内容串起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先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大梁,是高效运维社区的老朋友,现在在腾讯云负责售后技术支持工作,大家如果遇到腾讯云的使用或技术问题都可以找我,或者有意愿加入腾讯云的也可以联系我。

今天主要是分四个部分聊一下技术运营模块:

1. 技术运营标准简介

为什么要做这个标准?源自于几个核心起草的专家,都是来自于互联网行业。互联行业没有太多传统的软件工程时代的包袱,从一开始业务架构就朝着分布式来设计,应对着大规模、高并发的服务场景。因此,支撑业务应用的运维平台、技术运营能力也是按这样的思路来设计的。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要以”用电量”衡量中国 GDP 的发展,马化腾先生也提出“用云量”将成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指标,弦外之音是企业的 IT 规模将越来越大,那么做 IT 支持和运营的同学就会面临着解决大规模的运维技术难题。

在云计算盛行的当下,在开源技术和云能力的加持下,怎么样通过系统平台开源的方案,构建成企业应用的技术运营的方案?将是广大运维人员,也是技术运营标准所关注和希望找到答案的。

介绍下照片中几位参与标准编写的专家们的初心,早在2015年这张照片上的专家们就在起草写互联网应用运维框架,这就是技术运营标准的前身。

随后我们在原框架内容的基础上做了多次的修改,整个 DevOps 标准经历三年三稿,不断有各行业的专家提出建议,标准内容也得到迭代和完善。使它能够被各个企业所应用,并最后有幸在2019年7月份的 DOIS 大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技术运营标准可以分成两大块能力组成,它是企业的软能力和硬技术,今天我会将七大模块按照这两个能力抽象介绍一下。

在编写标准时,参考很多框架和方法论,我们希望技术运营标准的内容能够更接地气,能够给予企业直接的指导和运用场景对标。因此,本标准的内容覆盖很多技术细节点,企业可以对照着完成自评估与制定规划。

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在云计算这波浪潮中,能够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发挥好,看能否在技术运营的垂直领域创造一个新高度。这一切都是依赖于我们国内的统一,这也是本标准的价值,借助信通院、行业协会和社区的力量,将中国运维行业的精华融合,形成行业标准规范。

2. 标准的框架与设计思路
下图是 DevOps 标准全局的框架,持续交付已经发布一年多的时间,备受金融科技的企业的拥戴。随着技术运营标准的推广和评审,希望它的影响力能让更多企业受惠。

在设计技术运营的七个模块,我们更看重标准应该从务虚到务实,此前社区对外发布的技术运营简化版,里面写的内容都是可以被实施落地的。

技术运营框架主体的设计思路,因为有腾讯系的作者的缘故,标准的设计参考了很多腾讯内部对技术运营的理解。腾讯对于技术运营岗位的定义,是希望技术运营团队能够给线上的业务做到几个角度的保障。

一是质量,二是效率,三是成本。你会发现在技术运 营的框架是围绕这三个角度写的,我们需要质量做的好监控能力要做到什么样; 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实现能够兼顾质量和效率; 对于运行态的生产环境的怎样保证高可用等等,都是技术运营核心关心的主题。

监控管理、事件与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容量与成本管理、高可用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这6大能力项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企业的价值,但企业的用户价值实现与否并未体现,所以有了用户体验管理的第7个能力项。

企业的初心是要为客户提供价值。该标准有1—5级,前期信通院主导的行业问卷调查,国内的技术运营能力现状是1.5级,大家能来参会都是大于1.5级的,可以想像一下低于1.5级的企业有很多。用一句话来概括二级是中等规模的企业,已经有二级的能力帮助它完成很多技术运营的目标和效果。

之前在各大技术峰会上,听到 BAT 的运维实践分享,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台的服务器的规模,监控流的数据量动辄几P。然而很多企业不需要这么海量的技术能力,马化腾先生天天说要做产业的助推器,做技术运营的标准也是同理。

我们应该换一种姿态,从维护几十万台规模的运维能力中总结经验,再从这些经验中,找到适用于不同规模企业的能力项。

例如,服务器的规模在5000台左右,细看技术运营标准的二级已经可以实现很多高效的运维能力。或者通过技术运营标准的运营,让企业从上到下的达成共同的认知,有个统一的运维能力规划,朝着三级的能力来建设技术运营平台和自动化能力,从被动运维转变成主动运维,将是很大的进步。

在规划技术运营标准时,我们有考虑到技术运营的七个模块不应是相互割裂的。有研发背景的小伙伴,都应该能够很好的理解在 DevOps 标准当中持续交付相对是比较好写的。因为过去已经有很多成型的方法论支持着研发过程管理,有很多理论被总结和整理出来,DevOps 的持续交付可以说是集百家所长的产物。但是在行业里面就技术运营的话题是没有公认的定义。而这次技术运营标准中的七大模块,也是经过专家们反复斟酌讨论出来的。

我用一个例子来介绍下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大家看配置管理,垂直的纵深是层层递进,从人肉支持到平台化自动化的递进,纵向的能力描述更多的是站在维护对象的全生命周期来叙述的。七大模块间的横向能力,则是在同一生命周期阶段中,相关联的能力描述,如监控二级是对常见的场景进行管理,对该阶段的流程、场景、高可用、容量和成本、用户体验的管理方案。在技术运营标准中,七大模块关联互补,能力层级的递进也是相对平滑的。

技术运营和持续交付中存在着重叠的能力项,为什么?当时考虑到持续交互配置管理能不能包含技术运营的话题,结论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在做软件构建研发的过程,考虑的是软件质量的版本控制,但是在技术运营中,考虑更多的是生产环境维护的质量或变更管理等。同是配置管理,但管理的对象不一样。

3. 标准的“硬”技术与案例解读
介绍完背景的知识,进入到标准中硬的技术部分,包括四个模块,就是监控管理、配置管理、高可用管理、容量与成本管理,里面所描述的所有内容都是具体技术实践。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持续交付流程后,技术运营会收到流程传递的配置对象和配置数据,监控可以基于配置数据执行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看看的数据又可以用作变更管理或容量成本管理的用途。容量的数据将是预算与核算管理的重要数据支撑,同时运营成本的理清,也能更好的支撑我们规划数据高可用的架构能力。

举个实际运用的例子,应用程序发布后,1 有标准运维流程支持完成配置录入。2 监控系统可以根据配置数据库的配置记录,按要求采集对应的应用程序的运用信息到监控系统中。3 监控数据可以组装成基础设施容量和业务容量。同时,4 容量数据可以服务于变更能力,如弹性能力、柔性能力、运行与维护。结合实际运用的容量数据,5 可以确保应用程序的成本合理性,并基于此做预算与核算。

同理,如果要实现进程自愈的自动化运维的能力,只需要在应用程序部署到生产环境后,在配置数据库中,注册上对应的运行IP、进程名称、启动命令等配置信息。监控系统具备在对应的IP上监控对应的进程名称的功能,当进程不存在时,自动化调用该进程的启动命令,既可以实现一连串的自动化运维操作。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四个模块四个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在企业的实际运维工作中,如果能很好的通过流程或平台能力,将四大模块的能力组合使用,将会使企业运维能力上升一个台阶。

为什么如此简单的进程自愈仍要把它能力分级?试想下,如果不走配置对象管理这一步骤,当一个告警说某某IP上的进程不存在时,我们无从求证该IP上是否需要部署该进程,这也是先规划再运营的一个典范。运维的规划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通过每一次持续交付过程的软件构建发布而来,从软件的发布源头就确保配置的准确性。

监控管理的分级主要是由监控数据流处理的三部分组成:监控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

配置管理能力更多的是考虑到能力阶梯式提升,大部分企业如果没有独立的配置管理系统,最大的配置管理系统就是Excel表格,好一点的可能是在线的表格。其实,当企业IT的规模很小时,未必就需要一个功能很强大的配置管理系统来支持运维工作。

本标准也是朝着这个思路去设计的,一级没有过多的去谈论配置管理平台的规划,更多的是从实现的效果入手,将基础设施对象纳入管理。二级则需要纳管应用软件的生命周期,如软件名称、发布环境、运行状态、进程信息等等。配置管理的能力提升,是取决于我们要解决运维场景的复杂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介绍高可用管理时,我想先以招行手机银行的案例介绍产品与技术协同的最佳状态。招行转帐功能操作后,会有6秒钟倒计时,其实在技术上转账并不需要耗费6秒的时间,但是从产品设计上预留的6秒,给予了业务调用的事务流程足够的失败重试时间。确保在用户界面见到的转账功能的成功率是极高的,这个产品功能的设计是很符合 DevOps精神。

在金融强事物型的交易调用链路中,有任何一环出错转帐就会失败,但是产品设计用6秒钟来完成事实上只需要1秒钟的业务流,在最坏的情况下最少可以重试6次,才给用户反馈结果,以此最大化的保障了服务请求的成功率。

这个是特别成功的案例,是产品、开发、测试、运维相亲相爱很好的结果,有一些场景光靠技术的办法解决,往往会需要投入昂贵的成本。因此,企业在构建高可用能力的同时,建议更多考虑 ROI,让成本花在刀刃上。

容量和成本管理也是这样的,一级客观的量化,大家能够通过一些技术的监控,能看到单台机器的容量,若按照硬件的维度聚集的方法聚集,或按照业务维度聚集,看看基础设施CPU是不是平均分布均匀的,能够看到这样的容量数据就 OK 了。

第二级要求能实现关联的计算和场景化的使用。举个场景化容量实用的例子,假设电商平台双十一要做运营活动,这个时候计算业务的容量,它就得关联分析,找到端到端的容量瓶颈点。而到三级的能力,则更多强调主动的管理,应该有更多优化思路被提出和执行。例如,为了一个运用活动是需要提前购买充足的设备容量,还是在技术上实现一个柔性策略扛过峰值即可,都可以根据我们对容量合理性的分析和成本的把控来决策。

4. 标准的“软”能力与案例解读
分享的第四部分是介绍标准中的软能力,这个其实很重要的,因为组织是要靠流程、组织、数据驱动等管理手段将技术能力串起来服务于业务目标的。

举个案例,业务如果要做一个重大活动的保障,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业务的价值是什么?在元旦零点的微信发朋友圈功能,用户价值是要保障朋友圈消息的发送成功,但在元旦零点的高并发场景,为了扛住上亿用户同时在0:00的流量可能需要扩容10倍的服务器,那在成本合理的方案下,我们会选择适当的扩容,再配合用户排队或者延迟发送的方案。并以此建立完整个机制,确保标准的执行操作和应对异常场景的容灾和应急管控的方案,最终把技术服务的用户体验做到位。

技术运营的第一个介绍模块是用户体验管理,区别于传统行业运维的”封闭”,在互联网行业对用户重视程度特别高,运维也同样,这也是 DevOps 提倡的技术价值。为此,根据互联网企业的实践经验,把用户体验管理这部分的内容独立成一个模块,希望技术运营的能力提升一定是服务于用户价值的。

事件与变更管理核心逻辑是事前、事中、事后应该怎么做,需要有怎样的机制,需要有怎样的流程和仪式感,才能保证每次变更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有必要的流程支撑好运维阶段的事件管理。不同的能力分级,分别覆盖平台化、可视化、系统间的信息联动等。

最后就是连续性管理,这里参考了ITIL中对故障测量的 RTO 方法,对业务的影响评估和对风险的分析。运维组织对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的必要准备。

为什么有很多企业明明有业务容灾方案,但是偏偏在紧急关头不敢切换?因为,大家对业务容灾切过去是否正常心里没底,不知道切过去等待着大家的是恶魔还是天使。但如果这个容灾切换每天都在做,当真正故障来临需要调度切换时,它就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自然会执行的干脆迅速。

今天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技术运营的七大模块,引用的一些案例希望能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标准背后的目的,和更全面的了解 DevOps 技术运营的内容,谢谢大家。


转载:https://blog.csdn.net/Tencent_TEG/article/details/101729391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