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科技如何驱动零售?| 解读智慧零售

340人阅读  评论(0)


消费升级仍在持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 按零售业态分,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4%、1.5%、5.3%和3.0%。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零售总额不断增长背后,是零售企业的乘胜长驱。 作为国内消费的基本形态之一,零售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 过去二十年,新技术不断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刻变革,产业格局也随之调整。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研究显示从科技创新能力的维度划分,现在的零售企业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全国性线上、线下一体化O2O大型零售企业,他们已经有能力通过科技扩大发展; 第二类,地域性、业务覆盖一定广度的零售企业,这类公司是科技创新的追随者和重要实践者; 第三类,有连锁经营、互联网运营能力,有一定IT管理能力,聚焦单品经营的零售企业,科技创新相对保守; 第四类,在技术创新上尚处弱势群体的零售企业。

以科技创新能力划分零售企业


四类零售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不一,但在业内看来,对科技驱动未来零售发展,普遍有共识。 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几乎是所有零售企业都在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苏宁科技:从支撑零售到驱动零售 
苏宁近三十年的零售实践,过程变化丛生,但科技角色始终不可缺少。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俊杰表示:“ 作为中国‘智慧零售’的首倡者和实践者,苏宁已经建立全场景、全渠道、全品类的智慧零售布局,实现了科技与零售的深度结合。 智慧零售大脑,汇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其所代表的苏宁科技能力,已从支撑零售,发展到了驱动零售的新阶段”。 这三十年,也是中国零售科技发展的一部浓缩史。 早在创立之初的空调专营时期,苏宁就意识到信息化的关键作用。 1994年,自主开发第一个企业信息化工程——售后服务系统信息化。 1996年,再自主开发实施销售系统信息化、财务电算化。 进入连锁时代,苏宁的信息化建设更是马不停蹄。 2000年,ERP系统上线; 2003年,建立全国性VOIP系统; 2006年,SAP/ERP上线,被誉为世界零售业灯塔工程; 2007年,企业SOA平台上线; 2009年,CRM平台上线,雨花数据中心建立……这一阶段,苏宁凭借稳健高效的技术落地,多次蝉联中国商业零售业信息化冠军,同时完成了固有模式的产品改造,实现销售业务流程化、财务业务一体化、板块化信息建设等突破。 随后,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商平台兴起,苏宁也开始踏上互联网征途。 2010年,苏宁易购网站上线、徐庄数据中心建立,正式进入互联网转型的发展时代。 2010年苏宁易购正式上线 新十年战略,在“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核心思想下,苏宁相继成立南京、美国、上海、武汉研发基地,全球研发团队不断壮大,技术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技术驱动下,苏宁首创“一体两翼三云四端”的O2O模式,在国内零售业率先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 2017年,提出“智慧零售”战略。 2018年,苏宁科技集团正式成立,并入苏宁八大产业,研发人员突破10000人。 2019年,“智慧零售大脑”全面支撑全场景零售,赋能零售生态圈。 一路走来,科技与零售的深度融合,是苏宁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未来方向。 “两大、两小、多专“的苏宁全场景业态布局,已经成为全球零售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线上、线下全场景均衡发展的零售企业。  用户体验与经营效率如何兼得?
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它将引领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行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 王俊杰认为,作为先行者,苏宁能够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得益于对科技创新的持续重视和投入, 大量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在持续创造新的体验和价值。 2018年“818大促”前夕,苏宁打造了未来场景互联demo

首先,云计算实现强势赋能。 2018年“818大促首日0点时刻,苏宁易购平台开启了急速下单功能。随即, 平台销售4秒破亿、50秒破十亿,9分48秒完成快递首单送达。 数据快速增张背后,是苏宁云的稳定支撑。
“双11”大促,苏宁服务器收到请求峰值达50万次/秒,IDC数据中心日服务调用峰值超1200亿次。 单台云主机部署不超过5秒,云主机弹性扩容周期不超过3秒。 每天共部署超3000台云主机,每秒支持50000次请求。 强大的云迁移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坚实保障。
其次,拥有成熟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苏宁的双模24小时Biu店,首创“白+黑”运营模式,白天营业有店员,夜间22点到次日7点为无人店。
经过2年的落地实践,无人店智能运营系统已经成熟,控制感应门、感应灯、温控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支付系统、RFID知识识别系统、自助收银系统、快速结算槽系统、24客服系统等技术自成体系,是真正智能的新型便利店。
从降本增效上看,双模Biu店优势明显。 经测算,相比一般12小时便利店,双模店每月节省约2个人力成本,销售额提升约1万/月,销量、客单均价上涨约20%,有效提升坪效。 夜间客流每月3000人,拉新800人。 技术赋能线上、线下,通过大数据分析,全面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CES2018国际消费电子展苏宁无人店亮相
苏宁通过“智慧零售解决方案“的实践表明,科技与零售的结合,并非是顾此失彼的莽撞尝试,而是能够实现效率和体验兼得的创新之举。 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研究表明,占比庞大、曾解决大量社会就业的中小零售企业,目前大量面临科技研发能力弱、消费场景转化难等难题,无法顺利地数字化转型,迎接市场挑战。 苏宁成熟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能够有力支撑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他们更多的成长动力。  供应链能力的进一步塑造 
在零售上的多年探索实践,也让苏宁看到,经营常规业务外,零售企业还要重视供应链的能力塑造,不断拓宽边界。 而C2M、智能制造、物联网等产业领域,无疑对科技创新的能力有更高要求。
区别于“先生产再销售”的传统模式,C2M模式,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按照客户的产品订单要求,设定供应商和生产工序,最终生产出个性化产品的工业化定制模式。 即反向定制。 该模式一方面要求有效获取用户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制造商有定制生产的多种能力。
亚洲消费电子展苏宁科技携C2M平台参展
目前,苏宁已经基于大量的场景数据和创新技术,分析得出两个层次的用户需求。 第一类是大数据呈现的直接需求,第二类是大数据背后的深层次需求。


举个实例,2018年,苏宁曾通过数字技术,对2.87亿条冰箱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和变化后,联合厂商进行个性化定制。 这款新型定制冰箱,上市就取得了销量佳绩,连续两个月在苏宁线上、线下销售排名第一。 苏宁C2M平台以需定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在减少生产厂家的库存压力,使各方利益最大化。可以说, C2M将直接推动商业模式的变革,苏宁积极关切并探索在这一领域的深度发展。
未来,苏宁将以平台化模式,支持制造企业入驻。 同时,基于智能供应和精益运营的积累沉淀,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数据服务”为制造企业赋能。通过合作更多的反向定制,苏宁将推动实现“M2C+C2M”模式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未来:科技与零售共生共荣 
王俊杰表示,“近30年数字化转型,苏宁以实践证明,技术对于零售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所以,苏宁不仅是一个零售企业,还是一个科技企业,致力于推动科技在零售行业发展,也放眼与不同产业的共生共荣”。
以“零售云”为例,2018年,通过对22个省份、3000多个商家的详细调研,苏宁科技总结推出了一套适合传统门店老板、操作简便的采购经营系统。 通过一键订货、智能选品、优化库存、快速开单、人员管理等管理功能,技术赋能商家,逐步实现经营数据化、智能化。
如今,应用该系统的苏宁零售云加盟店,全国规模已超3500家,2019年,将达到5500家。 零售云会员店3万家,预计三年内将实现50万家。 接受赋能的零售云商户,也在期间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增长。
苏宁零售云获“2019中国零售技术创新奖”
零售云门店的规模发展,是苏宁科技发展的水到渠成,它早已不是停留在规划层面的空中楼阁,而是稳定夯实的实践成果。 在智能化趋势和消费升级的双重助力下,未来苏宁还会将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能力,深度运用到“消费者服务、商品运营、场景体验、门店管理”之中,进一步深化全场景零售,打造零售新生态。
同时,基于调研,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也发现,尽管众多商业企业再度发现门店价值,重归线下,但受限门店数字化改造成本过高,数据、场景难以打破技术隔离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改造程度不一,标准众多,掌握先进技术的大企业强者恒强,抢食更多市场份额,而缺失技术支持的中小企业难抗冲击,生存艰难。
所以,苏宁以近30年的零售技术发展经验,希望推动门店数字化行业标准的建立,以“开放、协同、服务”的理念,与同业者们共建智慧零售新生态。 同时,苏宁也期望和更多行业伙伴,加入零售产业更多科技标准的制定和打造中来,在发展中实现成长共赢。  

转载:https://blog.csdn.net/jawin27/article/details/99377442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