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听客来团队scrum敏捷开发工具实践分享

372人阅读  评论(0)

听客来软件诞生于2005年初,是中国第一套助听器门店专用的销售管理软件,在中国有超过3000名验配师正在使用,连续14年安全运行。它可以有效提升助听器门店对潜在客户的销售成交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转介绍率。

听客来在历经14年的市场考验,赢得众多助听器专卖店、听力康复机构等用户的好评,归功于听客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热点,及时更新迭代推出系列版本,为用户提供更利于销售的体验。

而在听客来快速敏捷迭代的背后,「功倍」一定拥有姓名。通过功倍,听客来研发团队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向敏捷转身。

                    研发流程有序,交付速率稳定

 

听客来团队的产品研发顺序大致是:场景需求收集 - 制作 Roadmap - 产品开发 - 产品验收 - BUG反馈。以此实现一个完整的迭代。

 

「功倍」全面支持「KANBAN」和「Scrum」研发模式,方便了听客来团队在敏捷开发过程中的使用。在「功倍」,听客来研发团队实现了研发效率的提升和节奏的把控。

“现在我们使用「功倍」来进行研发管理,项目的所有需求、任务、测试,甚至包括项目文档都放在功倍一站打通,研发的版本迭代更加快速,敏捷,更适应市场变化。“

 

                         需求管理统一,变更追溯清晰

 

在使用「功倍」之前,听客来团队主要通过Excel和邮件往来跟进版本需求,很难做到团队层面的信息同步和进度跟踪。需求来源混乱,变更追溯不清晰,这对于需求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在「功倍」建立需求看板,听客来研发团队对项目需求做统一透明管理,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对项目进度直接负责。让团队目标明确,积极应对变化,持续交付价值。

听客来在「功倍」建立“ 场景需求”子计划,产品和客服会将从CEO、运营、市场、销售等部门收集来的各方面需求收录到这个看板上。利用「功倍」卡片的分类功能,会对需求进行分类管理,比如“业务”、“效率”、“管控”、“喜好”等等。产品经理定期对需求池中的需求进行合并删减。▼

 

「Roadmap」看板是针对需求的进一步处理,在Roadmap看板,产品经理将「场景需求」中的需求根据优先级、产品策略,划分到不同的冲刺迭代中,每个卡片都是一个迭代版本。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去维护更新每个迭代版本中的需求。 并以此作为开启一个sprint的基本前提。▼

“我们对项目需求做统一管理,每一个迭代需求都由产品经理、测试、开发共同决定,每个迭代内的需求都能传达到具体的负责人。”

                  可视化多人协作,过程反馈透明

产品经理经过需求筛选和需求讨论,需要将规划的本次迭代的需求从【Roadmap】看板中复制到【产品开发】的【需求池】中。技术团队根据优先级进行资源分配、工作量估算。开发经理合理安排每个人的具体开发工作,在「功倍」任务标注迭代需求的优先级,状态,开发人员、排期等主要信息。▼

故事墙的卡片展示,直观地体现了迭代内的项目资源、时间计划、完成进度。

「功倍」的评论功能,可以针对需求进行在线讨论,此外,功倍提供的历史操作记录能在帮助更好地记录操作、追溯需求变更,且相关任务成员均可在需求修改后收到提醒,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听客来项目组的成员大多都是多项目并行,除了听客来研发外,还要兼顾别的项目任务,每个人都要同时跟进多项工作。而功倍最特色的功能就在于,在听客来计划看板中每个添加「成员」和「时间」的任务,都会自动派发到他本人的日程安排列表中,因此他可以直接随时随地查看、安排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

 

                              严谨规范BUG管理

在最初建立Bug管理看板的时候,听客来研发leader就在功倍以卡片的形式建立了bug的管理严谨规范。以便团队每位成员知道每一个bug背后的属性,即测试阶段、bug类型、重现规律、严重级别等。

利用功倍的标签管理bug,听客来将bug类型分为测试问题类型和测试状态分类:

测试问题类型: 【bug类】 和【需求类】

测试状态分类:【新增】、【已修改】、【关闭】、【重新打开】、【延迟】、【拒绝】

并规定了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的测试操作规则。测试人员可以测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在「功倍」补充,可以集中时间对所提交问题进行复核。开发人员修复过程中也可及时修复,及时变更标签状态。通过【bug管理】看板,程序可以清楚知道,手头还有多少bug没解决,多少解决后又重新打开的,有没可能修改引发,bug根源,拒绝修复的原因是什么。▼

除此之外,听客来技术团队也会把内部总结、流程规范、模板文档、团队资料等集中用功倍的「笔记」功能进行管理。▼

听客来技术团队不断改进研发流程,使研发迭代更加敏捷。「功倍」是听客来实现快速迭代,拥抱市场变化的好帮手。

 


转载:https://blog.csdn.net/yuanlve3629/article/details/89176737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