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计算机硬件科普——硬盘

369人阅读  评论(0)

固态硬盘(SSD)

  • SSD最基本的组成部件为:主控,闪存,固件算法。
    1、主控:负责固态硬盘里所有数据的管理,如果说SSD是一个大型仓库, 那么主控就相当于仓库的管理员,它负责给进出仓库的每一个货物编号,并放到相应的货架上。就目前来讲,SSD主控芯片的运算能力由制造工艺‘核心面积大小(晶体管数量)、 核心数量、频率来决定。可以说,一款主控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SSD的实际体验和使用寿命。

    目前主要主控芯片有:马牌marvell, 三星, intel

    2、闪存颗粒,又称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即在断电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存已经写入的数据,而且是以固定的区块为单位,而不是以单个的字节为单位。

    NAND闪存颗粒,是闪存家族的一员,最早由日立公司于1989年研制并推向市场,由于NAND闪存颗粒有着功耗更低、价格更低和性能更佳等诸多优点,成为了存储行业最为重要的存储原料。

    根据NAND闪存中电子单元密度的差异,又可以分为SLC、MLC、以及TLC。

    • SLC(single): 每个存储颗粒放1bit数据,写入数据时电压变化区间小,寿命长,读写次数在10万次以上,造价高,多用于企业级高端产品。
    • MLC(multi): 每个存储颗粒放2bit数据, 使用高低电压的而不同构建的双层电子结构,寿命长,造价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产品,读写次数在5000左右。
    • TLC(triple): 每个存储颗粒放3bit数据, 存储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 造价成本最低, 使命寿命低,读写次数在1000~2000左右,是当下主流厂商首选闪存颗粒。
    • 三者差别: 固态硬盘相当于一个超大的仓库, 每个存储颗粒就是一个货架,SLC货架上摆放一个货物,MLC货架上摆放两个货物,TLC货架上摆放三个货物。由于SLC的货架上只有一个货物,所以找到这个货物所用的时间更少, 也不容易出错。相比之下,TLC货架上有三个货物,每次找货物还要对比一番,速度自然就慢,而且对该存储颗粒的访问次数响应也变多,所以寿命也会低很多。

      3、固件算法:SSD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平衡写入算法,让所有的颗粒都均衡的被消耗,不至于导致有一部分颗粒写入寿命耗尽,而其他颗粒未使用的情况。固件中算法非常多,错误校正码(ECC),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算法等等,所以,SSD固件的编写难度,可见一斑。高品质算法优秀的固件不仅仅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而且也需要让闪存和主控之间达到完美的兼容,需要掌握闪存颗粒和主控等多项先进的技术 。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的品质也就越出色。
  • 电脑中的数据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到达CPU,让CPU去处理。想到CPU就得有路和路口。下面就来讨论接口和数据总线(通道)的内容

    1、如上图, 首先硬盘是需要接到主板上的,所以提供了两个接口, SATA接口和M.2接口。把他们比作两扇门,SATA门比较小 , M.2门比较大。
    2、其次有两条路, SATA路和PCIE路, SATA是小路,PCIE路是大路。从SATA进来只能走SATA路,而从M.2口进来可以走SATA路也可以走PCIE路。
    3、然后是去目的地的方式,常见的方式有AHCI和NVME。AHCI可以理解为骑自行车去, NVME可以理解为开汽车去。其中由于SATA路太窄,所以不能跑汽车也就是不支持NVME协议。而且,PCIE路跑AHCI速度照样上不来,可以理解为高速公路上不让自行车跑。

  • 总结:
    1、容量:若无特殊要求,SSD首选256GB, 当然经费充足越大越好了。
    2、接口:推荐M.2, PCIE路
    3、品牌: 三星, 金士顿,东芝, intel


补充:
1、缓存:DDR(相当于内存条), 作用:当SSD某个时间写入量太大,可以作为临时存储介质。
SLC缓存:为什么有些TLC硬盘在跑分的时候和MLC, SLC差别并不大呢,因为此时用到的是SLC缓存,当SLC缓存慢了之后就又回到TLC的速度,这就是为什么使用TLC硬盘在传输大文件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掉帧现象。
2、闪存(用电子存储数据),硬盘(用磁性记录数据)。
3、SSD和U盘读写速度差别很大的原因:主控


转载:https://blog.csdn.net/qq_42780025/article/details/102057163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