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从零学本体dApp开发(26):本体签名服务的API与Postman

301人阅读  评论(0)

原创 | 工匠 (来自本体社区的技术人员)

---------------

写在前面

最近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本体的开发。我打算把自己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一方面便于自己梳理学到的东西,另一方面希望可以通过笔记的共享,能使本体后来的开发者少走弯路。

 

由于是初学者,学习本体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此,特别感谢本体社区的各位老师(宏雷、楚笙、Mickey、雪飞的逆袭、Andy季、周佩文等)耐心地为我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体有你们,真好!

 

学习本篇的目的: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如何快速使用本体签名服务的基础功能,

这一篇我们学学如本体签名服务的API,以及测试API要用到的Postman。

 

目录:

1. 本体签名服务API结构 

2. postman是什么?

3. postman的安装与使用

1.本体签名服务API结构 

 

签名服务是默认情况下可用的JSON RPC服务器:

        http://localhost:20000/cli

我们就是网这个地址发送交易,为什么是localhost呢?

因为签名机本身就是一个本地的服务,它并不是部署再节点上的。

 

发送请求是通过postman,后面我们会详细描述postman的使用。

 

发送的请求的结构如下:

 

响应的结构如下:

 

 

如果请求出现错误,一般分为一下几种:

1003请求参数错误是经常遇到的。

 

 

2.postman是什么 ?

在开发APP接口的过程中,一般接口写完之后,后端开发都会模拟调用一下请求。在用Postman之前,对于一般的get请求我基本都会用浏览器来简单模拟。

 

而对于post请求,我一般习惯写代码来调用。可以用Java来模拟,当然用Python会更简洁。我们来看看这种方法存在哪些弊端?

 

1.不便于管理请求,通常都是用到一个写一个,如果后续还要用的话,最多只能依赖浏览器的历史记录。

2.对于开发、测试、生产环境来说,请求的域名参数可能都是不同的,这对于我们请求的维护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通过浏览器或自己调用获取的返回结果都是未经过格式化的文本,还需要借助<cod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font-family: var(--monospace); vertical-align: initial; border: 1px solid rgb(231, 234, 237); background-color: rgb(243, 244, 244); border-radius: 3px; padding: 0px 2px; font-size: 0.9em;">bejson</code>等平台来提高数据的可读性

 

Postman一款模拟请求的利器,它可以解决上面的这三个问题的。

 

 

3.postman安装和使用

3.1 安装

我们需要到官网下载安装包,链接:https://www.getpostman.com/downloads/

 

下载后进行安装,安装成功后,打开界面如下:

 

 

 

3.2 使用Postman

    点击主Bootcamp标签后面的“+”,出现如下界面:

 

 

选择POST,输入http://localhost:20000/cli,然后再下一行选择“body”,继续点击“raw”,选择“JSON(application/json)”,然后贴上请求的代码,如下图:

 

最后点击“Send“按钮,就可以测试了。

 

写在最后

希望有更多的小伙伴参与到本体开发学习中来,让我们共同为本体的生态建设添砖加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我,共同学习!


转载:https://blog.csdn.net/ontologycoding/article/details/101362532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