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深度学习】认识神经网络

599人阅读  评论(0)

上一章——过拟合与正则化

从本章开始我们将学习深度学习的内容:包括神经网络和决策树等高级算法


神经网络的生物学原理

在最开始,人们想要构建一个能够模拟生物大脑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算法程序,于是从生物学的结构出发,创造了神经网络算法。
如果你对高中生物比较熟悉,那么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下面的知识。

在人类的大脑中布满了神经元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的思维就起源于神经元。在人体中信号是以电脉冲的形式传递的,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我们称之为"兴奋",兴奋的传递过程就是通过外部刺激产生电信号,并在神经元的突触之间传输,最终实现思考等神经活动。
如果将其类比为程序,相当于对神经元A输入input,由神经元A输出给神经元B,再由神经元B输出给神经元C…最后输出需要的结果。

这是单个神经元的结构,上方被称为胞体,其散发出的触手状结构称为树突,下方长条状结构称为轴突,尾部被称为轴突末梢。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是头尾相连的状态。
如果将这种结构简化为数学模型,那么就如右图所示,我们将原图中的一个神经元看作一个单元,给予第一个单元input值,经过第一个单元的计算后的output值再输入到下一个单元中,这就是神经网络的原理。
神经网络算法之所以在近几年异军突起,得益于硬件的发展实现了越来越快的计算机处理,以及大数据。
(我们只是借用生物学的动机来模拟思考过程,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不要拘泥于生物学的具体实际)


神经网络的算法结构

假设你开了一家服装店,给出一个特征:比如服装的价格,你想预测什么样的服装是最畅销的。把它看作是一个分类问题,那么我们应该用逻辑回归来解决,如上图所示。
我们知道 f ( x ) f(x) f(x)代表了假设函数,在分类问题中用到的是logistic函数,但是在神经网络中我们给它取一个新的定义:activation(激活),简称a,这是借用了神经学中的术语,指的是上游神经元向下游神经元发射的兴奋。
如果我们将函数 f ( x ) f(x) f(x)简单地看成一个单元,一个微型计算机或者一个电路中的元件,如右下所示,我们输入x后得到了结果a,在本题中a即逻辑函数的预测值。这就好比单个神经元在整个神经网络中实现的工作。

现在我们多添加几个输入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得到三个神经元的结果来预测最终的畅销可能性。如图所示:
第一个神经元通过特征price和shipping cost来预测成本affordability
第二个神经元通过特征marketing来预测知名度awareness
第三个神经元通过特征price和material来预测质量quality
成本、知名度、质量,这三个要素对于最终畅销可能性的预测都是必要的,最后我们将这三个要素输入到最后的神经元,其输出结果就是最终的畅销可能性的预测值。
如果我们将中间蓝色的三个神经元分为一组,我们称其为“一层”,右边粉色的单个神经元我们也称为一层(相信计算机专业的对于层这个概念一定很熟悉了),同样的最左边的输入特征也可以归为一层。我们将最初用于输入的那一层称为输入层,最后一层被称为输出层。
对于中间层的输出结果,我们称其为activation(激活),我们将中间层称为隐藏层(hidden layer)
尽管我们可以用给出的特征来直接进行预测,但是显然用隐藏层给出的结果来预测要比直接用特征预测更加准确。
你可能想起了我们之前在讲特征工程的适合,将房子的长和宽两个特征合并为面积,区别在于我们在特征工程中需要手动来构造更复杂的特征,然而在神经网络中是不需要的,它可以自己学习特征。当你使用神经网络的时候,你不需要特别指出特征,它可以自己计算在隐藏层中所要用的特征。

由于我们的输入值通常是整个特征向量,因此所有的特征都要经过隐藏层的计算,因此隐藏层可以自动地选择需要的特征。

对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我们可以设置多个隐藏层,每个隐藏层设置任意多个神经元。正常选择隐藏层和神经元的数量可以有效提高算法效率。
由于程序的表现是“输入——>计算——>输出”,其中隐藏层位于计算部分,由于整个程序就像是一个黑盒,因此我们看不到中间层的计算方法,所以将中间层称为隐藏层。


案例——图像感知


图像是怎么进行识别的?首先假设给出一个1000p(像素)x1000p。以亮度值为特征,每一个像素都有对应的强度值,因此我们可以把整张图像的亮度值看成一个1000x1000的矩阵,如果要作为向量进行输入,那么我们将其按行展开得到输入向量x

我们最终想要识别出此人是谁的概率。在人像识别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数个隐藏层的计算,例如以上图为例经过了三个隐藏层,第一层中,第一个神经元可能想要寻找到拥有竖直边缘的第一个像素,第二个神经元想要找到一条像这样有方向的线或者有方向的边,第三个神经元可能想在这个方向上寻找一条边,因此在第一层中,神经元试图找到图中的一些非常短的线段或者边缘,最终输出的激活值 a [ 1 ] a^{[1]} a[1]就是第一层下方的一些包含了线段的集合。

第一层的那些线段,就是器官的边缘部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出器官的形状。在第二层中,我们将上一层的 a [ 1 ] a^{[1]} a[1]作为输入,一些神经元可能会将部分小短线、小短边段组合在一起,来检查是否找到了一些器官的位置,比如在 a [ 2 ] a^{[2]} a[2]的输出集合中,第一个神经元可能在寻找左眼的位置,第二个神经元在寻找鼻子的底部的位置,第三个在寻找鼻梁的位置…

那么通过第二层我们找到了器官的整体形状和位置,有了五官之后我们就能构建出一个模糊的人脸。在第三层中,神经元正在聚合面部的不同部分,试图建立粗粒度更大的面部轮廓,并在最终检验五官与不同面部轮廓的适配度,最终形成 a [ 3 ] a^{[3]} a[3]来帮助输出层判别人像身份的概率。

更神奇的是,在整个神经网络的工作过程中,不需要人来制定神经元的工作,没有人规定第一层要找到线段,第二层找器官,第三层找脸型…神经网络能自己从数据中找出这些东西。此外,随着特征复合程度变高,输入窗口也会变得越来越大,第一层的窗口可能是小号的,第二层变为了中号,第三层变成大号窗口,上图中可视化的神经元输出集合,每层的格子都代表了不同大小的窗口。


如果我们在同一个神经网络中,将人像的输入换为汽车图像的输入,那么它也会自动寻找边缘线段、汽车结构、整体…对于不同的数据,神经网络会自动学习检测不同的特征,从而完成检测是否存在某个特定事物的工作。


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

在神经网络中,由于往往存在上百个神经元甚至上百个层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数值进行标号。
我们把输入层看为第0层,层数依次递增,输入层的输入向量被称为向量 x ⃗ \vec x x ,在上图中,第一层有三个神经元,每层神经元都是一个逻辑函数,其中上标 [ 1 ] [1] [1]代表当前的层级,下标 n n n代表是当前层级第 n n n个神经元,例如第一个神经元中的系数向量 w ⃗ 1 [ 1 ] \vec w^{[1]}_1 w 1[1],第二个神经元中的系数向量就是 w ⃗ 2 [ 1 ] \vec w^{[1]}_2 w 2[1],如果是第二层第三个神经元中的系数向量就标为 w ⃗ 3 [ 2 ] \vec w^{[2]}_3 w 3[2]…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层神经元的计算结果依次是0.3,0.7,0.2,最终可以合并为一个输出向量 a ⃗ [ 1 ] = [ 0.3 0.7 0.2 ] \vec a^{[1]} =[0.30.70.2] a [1]= 0.30.70.2 ,代表激活向量a是第一层的输出结果,之后它将被输入到第二层。


第二层也是同理,由于第二层是最终的输出层,所以最终得到的第二层的输出结果 a [ 2 ] a^{[2]} a[2]应当是一个确切的数值。层级之间的作用就是输入一个向量,并通过运算得到另一个向量。输入层也可以视为 a ⃗ [ 0 ] \vec a^{[0]} a [0]


x ⃗ \vec x x a ⃗ [ 1 ] \vec a^{[1]} a [1] a ⃗ [ 2 ] \vec a^{[2]} a [2]…最终到输出结果 a ⃗ [ n ] \vec a^{[n]} a [n]这种从左向右的计算过程,我们称之为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最后的输出结果我们也可以称之为 f ( x ) f(x) f(x),还记得我们之前的过程中,对于线性回归或者逻辑回归的假设函数的输出结果也称为 f ( x ) f(x) f(x),我们现在可以用它来表示神经网络的函数。而其也存在一个相反的神经网络,我们称为反向传播,一般用于学习。
一般来讲,神经网络的结构总是随着层级的变大,其隐藏层单元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下一章——激活函数


转载:https://blog.csdn.net/milu_ELK/article/details/128985160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