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无线 lastmile 传输优化总能遇到最后一跳瓶颈问题。终端进入盲区失联导致数据堆在 AP,HoL 拥塞,连接数据在容忍时间内无法完成传输,从而引发各种超时,重传,某种情况下的误判会加重拥塞。在我看来,什么都不做是最好,但问题是首先要识别到该场景。这不是策略问题,这是无米之炊。
涉及到一个问题:CSMA/CD 共享介质有线以太网轻而易举发展到交换式全双工以太网,为什么 Wi-Fi 依然共享介质半双工。
原因其实很简单,有线以太网本身就独享介质,就是那根线,无线局域网传输介质是空气,本身就是共享的。
和 Wi-Fi 大神 @徐方鑫 讨论该问题,收获良多,表示感谢。
自从交换式以太网成型,提速就按部就班,导线传输速率固定为 2/3 光速,剩下就是提高网卡和交换机处理速率。因为一根导线-无论铜线还是光纤将电磁波脉冲束缚在直径毫米级空间里不外泄。
与 2/3 光速相比,公里范围内,线缆长度影响可忽略。
要构建一条独享链路,拉一根线即可。
一台 8 口交换机,可连接 8 组全双工线缆,每组里有双向两条通道,归根结底只要拉线就行。如果某个口接另一台交换机,只需按收敛比调度流量即可。
这让有线以太网疯狂蔓延。
但 Wi-Fi 不行。Wi-Fi 有两个难点:
- 独立全双工问题。理论上只要每个方向一个独立频段即可,但频段在空间蔓延,全球可用频段被所有人共享,与有线网络可随意拉线不同。Wi-Fi 无法随意 “拉根实线”。
- 容量伸缩问题。与有线交换机端口固定不同,AP 的接入终端数可伸缩。有线交换机接入终端数量受端口限制,但 AP 不同,它没端口概念,所有终端共享空气。无线终端可任意 “拉根虚线” 接入 AP。
所以,Wi-Fi 只能跑共享资源协议,不光终端传输的两个方向难独享资源,终端自身也难独享资源。不是技术不可行,而是管理问题。
所有频段被所有功能,所有人共享,管理上一定非常复杂,允许谁用不允许谁用哪个频段,都需要确定。
若存在一个中心机构,为每个接入终端的每个方向分配唯一频段,并合理调度管理公平性,就和有线一样了。无线中的 “每一根线” 就是细分出来的频段。
也不是不行,LTE 大概是这个意思。
对传输协议调优而言,Wi-Fi 半双工影响很大,根本上还是资源不足,徐经理说,“一旦物理层独立的资源足够多,MAC 其实的功能性就会弱了”,比如有线以太网可随意拉线,因为线多且易得。
一根线可以束缚住脉冲信号,而线缆取之不尽且易得,很容易将控制面集中在线缆的一端,这就是交换机。一个频段也可以束缚住脉冲信号,但频段却是有限且稀缺的…
看来无线 lastmile 传输优化还要开辟新思路。
浙江温州皮鞋湿,下雨进水不会胖。
转载:https://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12813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