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Redis基础——8大数据类型都在这了

402人阅读  评论(0)

NoSQL介绍

基本概述

NoSQL(NoSQL = Not Only SQL ),意即“不仅仅是SQL”,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

NoSQL 不依赖业务逻辑方式存储,而以简单的key-value模式存储。因此大大的增加了数据库的扩展能力。

特点:

  • 不遵循SQL标准。(有自己的一系列命令操作)
  • 不支持ACID(没有事务地特性不代表没有事务)
  • 比SQL性能高很多

Redis介绍

使用场景

配合关系型数据库做高速缓存

比如:高频率访问的数据,降低数据库地IO,分布式架构中,做session地共享

多样地数据结构存储持久化数据

安装

Redis官方网站 Redis中文官方网站
http://redis.io http://redis.cn/

说明:redis没有官方提供windows地安装包,但是Windows自个提供了这个安装包。

  1. 准备工作:下载安装最新版的gcc编译器

    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 scl-utils-build
    yum install -y devtoolset-8-toolchain
    scl enable devtoolset-8 bash
    gcc --version # 测试安装环境
    
  2. Linux命令配置

    tar -zxvf redis-6.2.1.tar.gz # 解压这个安装包
    # 然后进入这个解压后的目录
    cd redis-6.2.1
    # 在redis-6.2.1目录下再次执行make命令(只是编译好)
    # 如果没有准备好C语言编译环境,make 会报错—Jemalloc/jemalloc.h:没有那个文件
    # 解决方案:运行make distclean,在redis-6.2.1目录下再次执行make命令,跳过make test 继续执行: make install
    
  3. 然后就是启动

Redis相关知识

  • redis中默认16个数据库,类似数组下标从0开始,初始默认使用0号库。使用命令 select 来切换数据库。如: select 8

  • 统一密码管理,所有库同样密码。

  • dbsize查看当前数据库的key的数量

  • flushdb清空当前库

  • flushall通杀全部库

Redis是单线程+多路IO复用技术

正经说法:多路复用是指使用一个线程来检查多个文件描述符(Socket)的就绪状态,比如调用select和poll函数,传入多个文件描述符,如果有一个文件描述符就绪,则返回,否则阻塞直到超时。得到就绪状态后进行真正的操作可以在同一个线程里执行,也可以启动线程执行(比如使用线程池)

通俗例子:假设有三个人去车站买票,买不同的地方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三个窗口进行,并且如果前面有人你就不能走,还需要排队等着,这个时候如果叫黄牛买票呢?这三个人就只需要一个电话打给这个黄牛,然后他们有啥事就走了,压根不用等,等这个黄牛买到票了会打电话通知他们,这个时候他们再来取票就行了。

Redis数据类型

命令手册:http://www.redis.cn/commands.html

菜鸟教程:https://www.runoob.com/redis

在先命令测试:https://try.redis.io/(只包含常用地数据结构操作)

redis键地常用命令

命令 效果
keys * 查看当前库所有key (匹配:keys *1)
exists key 判断某个key是否存在(1存在,0不存在)
type key 查看你的key是什么类型
del key 删除指定的key数据
unlink key 根据value选择非阻塞删除
仅将keys从keyspace元数据中删除,真正的删除会在后续异步操作
expire key 10 10秒钟:为给定的key设置过期时间
ttl key 查看还有多少秒过期,-1表示永不过期,-2表示已过期
select [db] 命令切换数据库
dbsize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key的数量
flushdb 清空当前库
flushall 通杀全部库

String字符串类型

基本介绍

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

String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味着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一个Redis中字符串value最多可以是512M

常用命令

  • set :添加键值对
set key value [expiration EX seconds|PX milliseconds] [NX|XX]

# 参数说明
*NX:当数据库中key不存在时,可以将key-value添加数据库
*XX:当数据库中key存在时,可以将key-value添加数据库,与NX参数互斥
*EX:key的超时秒数
*PX:key的超时毫秒数,与EX互斥
  • get :查询对应键值

  • append :将给定的 追加到原值的末尾(返回追加后地长度)

  • strlen :获得值的长度

  • setnx :只有在 key 不存在时 设置 key 的值(存在的时候返回0)

  • incr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1,只能对数字值操作,如果为空,新增值为1

  • decr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减1只能对数字值操作,如果为空,新增值为-1

  • incrby / decrby <步长>: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减。自定义步长。

    以上这一系列自增自减命令都是原子性,得益于redis是一个单线程。

  • mset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对

  • mget :同时获取一个或多个 value

  • msetnx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当且仅当所有给定 key 都不存在。

  • getrange <起始位置><结束位置>:获得值的范围,类似java中的substring,前包,后包

  • setrange <起始位置>:用 覆写所储存的字符串值,从<起始位置>开始(索引从0开始)。

  • setex <过期时间>:设置键值的同时,设置过期时间,单位秒。

  • getset :以新换旧,设置了新值同时获得旧值。

数据结构

String的数据结构为简单动态字符串(Simple Dynamic String,缩写SDS)。是可以修改的字符串,内部结构实现上类似于Java的ArrayList,采用预分配冗余空间的方式来减少内存的频繁分配.

如图中所示,内部为当前字符串实际分配的空间capacity一般要高于实际字符串长度len。当字符串长度小于1M时,扩容都是加倍现有的空间,如果超过1M,扩容时一次只会多扩1M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字符串最大长度为512M。

List 链表类型

基本介绍

单键多值,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它的底层实际是个双向链表,对两端的操作性能很高,通过索引下标的操作中间的节点性能会较差。

常用命令(所有命令前多一个 l )

  • lpush/rpush … 从左边/右边插入一个或多个值。

  • lpop/rpop 从左边/右边吐出一个值。值在键在,值光键亡。

  • rpoplpush 从列表右边吐出一个值,插到列表左边。

  • lrange 按照索引下标获得元素(从左到右,0 -1表示所有)

  • lindex 按照索引下标获得元素(从左到右)

  • llen 获得列表长度

  • linsert before 在的前面插入插入值

  • lrem 从左边删除从指定的value开始地n个元素(从左到右)

  • lset将列表key下标为index的值替换成value

数据结构

List的数据结构为快速链表quickList。

首先在列表元素较少的情况下会使用一块连续的内存存储,这个结构是ziplist,也即是压缩列表。它将所有的元素紧挨着一起存储,分配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

当数据量比较多的时候才会改成quicklist。因为普通的链表需要的附加指针空间太大,会比较浪费空间。比如这个列表里存的只是int类型的数据,结构上还需要两个额外的指针prev和next。

Redis将链表和ziplist结合起来组成了quicklist。也就是将多个ziplist使用双向指针串起来使用。这样既满足了快速的插入删除性能,又不会出现太大的空间冗余。

源码大概如下: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Node {
    struct quicklistNode *prev;
    struct quicklistNode *next;
    unsigned char *zl;
    ...
} quicklistNode;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LZF {
    unsigned int sz; /* LZF size in bytes*/
    char compressed[];
} quicklistLZF;

typedef struct quicklist {
    quicklistNode *head;
    quicklistNode *tail;
    ...
} quicklist;

quicklistNode结构代表quicklist的一个节点。(只列出这三个属性)

  • prev: 指向链表前一个节点的指针。
  • next: 指向链表后一个节点的指针。
  • zl: 数据指针。如果当前节点的数据没有压缩,那么它指向一个ziplist结构;否则,它指向一个quicklistLZF结构

quicklistLZF结构表示一个被压缩过的ziplist。其中:

  • sz: 表示压缩后的ziplist大小。
  • compressed: 是个柔性数组,存放压缩后的ziplist字节数组。

真正表示quicklist的数据结构是同名的quicklist这个struct:

  • head: 指向头节点(左侧第一个节点)的指针。
  • tail: 指向尾节点(右侧第一个节点)的指针

Set 无序集合

基本介绍

Redis set对外提供的功能与list类似是一个列表的功能,特殊之处在于set是可以自动排重的,当你需要存储一个列表数据,又不希望出现重复数据时,se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set提供了判断某个成员是否在一个set集合内的重要接口,这个也是list所不能提供的。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它底层其实是一个value为null的hash表,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

常用命令(所有命令前面多一个s)

  • sadd … 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加入到集合 key 中,已经存在的 member 元素将被忽略

  • smembers 取出该集合的所有值。

  • sismember 判断集合是否为含有该值,有1,没有0

  • scard返回该集合的元素个数。

  • srem … 删除集合中的某个元素。

  • spop [count]随机从该集合中吐出n个值。(默认为一个)

  • srandmember [count]随机从该集合中取出n个值。不会从集合中删除 。(默认为一个)

  • smove 把集合中一个值从一个集合移动到另一个集合

  • sinter 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元素。

  • sunion 返回两个集合的并集元素。

  • sdiff 返回两个集合的差集元素(key1中的,不包含key2中的)

数据结构

Set数据结构是dict字典,字典是用哈希表实现的。

Java中HashSet的内部实现使用的是HashMap,只不过所有的value都指向同一个对象。Redis的set结构也是一样,它的内部也使用hash结构,所有的value都指向同一个内部值。

hash 哈希类型

基本介绍

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对集合。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类似Java里面的Map<String,Object>

用户ID为查找的key,存储的value用户对象包含姓名,年龄,生日等信息,如果用普通的key/value结构来存储主要有以下2种存储方式:

  • 将对象序列化,然后存入redis,这种方式可以尽最大可能保存整个对象地完整性。但是假设现在需要更改一些数据呢,就只能反序列化更改之后再次序列化存入。
  • 将每个字段都分散存储,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更改,但是整个数据地完整性得不到保证,一个整体数据分散存储。

所以就有了这种方式通过 key(用户ID) + field(属性标签) 就可以操作对应属性数据了,既不需要重复存储数据,也不会带来序列化和并发修改控制的问题

常用命令

  • hset 给集合中的 键赋值(也可以批量操作)

  • hget 从 集合取出 value

  • hmset … 批量设置hash的值

  • hexists查看哈希表 key 中,给定域 field 是否存在。 1存在 0不存在

  • hkeys 列出该hash集合的所有field

  • hvals 列出该hash集合的所有value

  • hincrby 为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的值加上增量 1 -1

  • hsetnx 将哈希表 key 中的域 field 的值设置为 value ,当且仅当域 field 不存在

数据结构

Hash类型对应的数据结构是两种:ziplist(压缩列表),hashtable(哈希表)。当field-value长度较短且个数较少时,使用ziplist,否则使用hashtable。

sorted Set 有序集合(zset)

基本介绍

Redis有序集合zset与普通集合set非常相似,是一个没有重复元素的字符串集合。

不同之处是有序集合的每个成员都关联了一个评分(score),这个评分(score)被用来按照从最低分到最高分的方式排序集合中的成员。集合的成员是唯一的,但是评分可以是重复了 。

因为元素是有序的, 所以你也可以很快的根据评分(score)或者次序(position)来获取一个范围的元素。访问有序集合的中间元素也是非常快的,因此你能够使用有序集合作为一个没有重复成员的智能列表。

常用命令

  • zadd …将一个或多个 member 元素及其 score 值加入到有序集 key 当中。

  • zrange [WITHSCORES] 返回有序集 key 中,下标在 之间的元素,带WITHSCORES,可以让分数一起和值返回到结果集。

  • zrangebyscore key minscore maxscore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返回有序集 key 中,所有 score 值介于 min 和 max 之间(包括等于 min 或 max )的成员。有序集成员按 score 值递增(从小到大)次序排列。

  •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score minscore [withscores] [limit offset count]:同上,改为从大到小排列。

  • zincrby 为元素的score加上增量

  • zrem 删除该集合下,指定值的元素

  • zcount 统计该集合,分数区间内的元素个数

  • zrank 返回该值在集合中的排名,从0开始。

数据结构

SortedSet(zset)是Redis提供的一个非常特别的数据结构,一方面它等价于Java的数据结构Map<String, Double>,可以给每一个元素value赋予一个权重score,另一方面它又类似于TreeSet,内部的元素会按照权重score进行排序,可以得到每个元素的名次,还可以通过score的范围来获取元素的列表。

zset底层使用了两个数据结构

  • hash,hash的作用就是关联元素value和权重score,保障元素value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元素value找到相应的score值。

  • 跳跃表,跳跃表的目的在于给元素value排序,根据score的范围获取元素列表。

跳跃表(跳表)

有序集合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例如根据成绩对学生排名,根据得分对玩家排名等。对于有序集合的底层实现,可以用数组、平衡树、链表等。数组不便元素的插入、删除;平衡树或红黑树虽然效率高但结构复杂;链表查询需要遍历所有效率低。Redis采用的是跳跃表。跳跃表效率堪比红黑树,实现远比红黑树简单。

举个例子:对比有序链表和跳跃表,从链表中查询出51

  • 有序链表这样查询(从头结点开始逐个遍历)

    要查找值为51的元素,需要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查找、比较才能找到。共需要6次比较。

  • 跳跃表

    从第2层开始,1节点比51节点小,向后比较。

    21节点比51节点小,继续向后比较,后面就是NULL了,所以从21节点向下到第1层

    在第1层,41节点比51节点小,继续向后,61节点比51节点大,所以从41向下

    在第0层,51节点为要查找的节点,节点被找到,共查找4次。

    显然这种方式是牺牲了空间换取时间,因为每一层都需要被记录。(这个搜索过程像极了二叉树)

Bitmaps

基本介绍

现代计算机用二进制(位) 作为信息的基础单位,1个字节等于8位, 例如“abc”字符串是由3个字节组成, 但实际在计算机存储时将其用二进制表示, “abc”分别对应的ASCII码分别是97、 98、 99, 对应的二进制分别是01100001、 01100010和01100011。

合理地使用操作位能够有效地提高内存使用率和开发效率。Redis提供了Bitmaps这个“数据类型”可以实现对位的操作:

  • Bitmaps本身不是一种数据类型, 实际上它就是字符串(key-value) , 但是它可以对字符串的位进行操作。

  • Bitmaps单独提供了一套命令, 所以在Redis中使用Bitmaps和使用字符串的方法不太相同。 可以把Bitmaps想象成一个以位为单位的数组, 数组的每个单元只能存储0和1, 数组的下标在Bitmaps中叫做偏移量。

常用命令

  • setbit :设置Bitmaps中某个偏移量的值(0或1)

    举个例子:每个独立用户是否访问过网站存放在Bitmaps中, 将访问的用户记做1, 没有访问的用户记做0, 用偏移量作为用户的id。

    设置键的第offset个位的值(从0算起),假设现在有20个用户,userid=1, 6, 11, 15, 19的用户对网站进行了访问,那么当前Bitmaps初始化结果如图:

    假设某个系统记录某一天地用户访问情况:

    很多应用的用户id以一个指定数字(例如10000) 开头, 直接将用户id和Bitmaps的偏移量对应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通常的做法是每次做setbit操作时将用户id减去这个指定数字。

    在第一次初始化Bitmaps时, 假如偏移量非常大, 那么整个初始化过程执行会比较慢, 可能会造成Redis的阻塞。

  • getbit:获取Bitmaps中某个偏移量的值

    获取id=8的用户是否在2021-05-06这天访问过, 返回0说明没有访问过,因为之前存入的时候就没有用过8当作偏移量。

  • bitcount[strat end] 统计字符串被设置为1的bit数。一般情况下,给定的整个字符串都会被进行计数,通过指定额外的 start 或 end 参数,可以让计数只在特定的位上进行。start 和 end 参数的设置,都可以使用负数值:比如 -1 表示最后一个位,而 -2 表示倒数第二个位,start、end 是指bit组的字节的下标数,二者皆包含。

    start和end代表起始和结束字节数, 下面操作计算用户id在第1个字节到第3个字节之间的独立访问用户数, 对应的用户id是11, 15, 19。

    举例: K1 【01000001 01000000 00000000 00100001】,对应【0,1,2,3】

    bitcount K1 1 2:统计下标1、2字节组中bit=1的个数
    即01000000 00000000 --> bitcount K1 1 2 --> 1
    

    注意:redis的setbit设置或清除的是bit位置,而bitcount计算的是byte位置。

  • bitop and(or/not/xor) [key…]

    bitop是一个复合操作, 它可以做多个Bitmaps的and(交集)、or(并集)、not(非) 、xor(异或)操作并将结果保存在destkey中。

    举个例子:

    # 2020-11-04 日访问网站的userid=1,2,5,9。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4 1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4 2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4 5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4 9 1
    
    # 2020-11-03 日访问网站的userid=0,1,4,9。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3 0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3 1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3 4 1
    setbit unique:users:20201103 9 1
    
    # 计算出两天都访问过网站的用户数量,此时需要指定一个新的key保存统计结果
    bitop and unique:users:and:20201104_03 unique:users:20201103 unique:users:20201104
    bitcount unique:users:and:20201104_03
    # 计算出任意一天都访问过网站的用户数量(例如月活跃就是类似这种),可以使用or求并集
    bitop or unique:users:or:20201104_03 unique:users:20201103 unique:users:20201104
    bitcount unique:users:or:20201104_03
    

bitmaps和set的对比

假设网站有1亿用户, 每天独立访问的用户有5千万, 如果每天用集合类型和Bitmaps分别存储活跃用户可以得到表

  • set和Bitmaps存储一天活跃用户对比
数据 类型 每个用户id占用空间 需要存储的用户量 全部内存量
集合 类型 64位 50000000 64位*50000000 = 400MB
Bitmaps 1位 100000000 1位*100000000 = 12.5MB

很明显, 这种情况下使用Bitmaps能节省很多的内存空间, 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节省的内存还是非常可观的

set和Bitmaps存储独立用户空间对比
数据类型 一天 一个月 一年
集合类型 400MB 12GB 144GB
Bitmaps 12.5MB 375MB 4.5GB

但Bitmaps并不是万金油, 假如该网站每天的独立访问用户很少, 例如只有10万(大量的僵尸用户) , 那么两者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很显然, 这时候使用Bitmaps就不太合适了, 因为基本上大部分位都是0。

set和Bitmaps存储一天活跃用户对比(独立用户比较少)
数据类型 每个userid占用空间 需要存储的用户量 全部内存量
集合类型 64位 100000 64位*100000 = 800KB
Bitmaps 1位 100000000 1位*100000000 = 12.5MB

HyperLogLog

基本介绍

我们经常会遇到与统计相关的功能需求,比如统计网站PV(PageView页面访问量),可以使用Redis的incr、incrby轻松实现。

但像UV(UniqueVisitor,独立访客)、独立IP数、搜索记录数等需要去重和计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求集合中不重复元素个数的问题称为基数问题。

解决基数问题有很多种方案:

  • 数据存储在MySQL表中,使用distinct count计算不重复个数(效率低)

  • 使用Redis提供的hash、set、bitmaps等数据结构来处理(性价比低)

以上的方案结果精确,但随着数据不断增加,导致占用空间越来越大,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是不切实际的。

能否能够降低一定的精度来平衡存储空间?Redis推出了HyperLogLog

Redis HyperLogLog 是用来做基数统计的算法,HyperLogLog 的优点是,在输入元素的数量或者体积非常非常大时,计算基数所需的空间总是固定的、并且是很小的。

在 Redis 里面,每个 HyperLogLog 键只需要花费 12 KB 内存,就可以计算接近 2^64 个不同元素的基数。这和计算基数时,元素越多耗费内存就越多的集合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因为 HyperLogLog 只会根据输入元素来计算基数,而不会储存输入元素本身,所以 HyperLogLog 不能像集合那样,返回输入的各个元素。

什么是基数?

比如数据集 {1, 3, 5, 7, 5, 7, 8}, 那么这个数据集的基数集为 {1, 3, 5 ,7, 8}, 基数(不重复元素)为5。 基数估计就是在误差可接受的范围内,快速计算基数。

常用命令

  • pfadd [element …] 添加指定元素到 HyperLogLog 中。将所有元素添加到指定HyperLogLog数据结构中。如果执行命令后HLL估计的近似基数发生变化,则返回1,否则返回0。

  • pfcount [key …] 计算HLL的近似基数,可以计算多个HLL,比如用HLL存储每天的UV,计算一周的UV可以使用7天的UV合并计算即可

  • pfmerge [sourcekey …] 将一个或多个HLL合并后的结果存储在另一个HLL中,比如每月活跃用户可以使用每天的活跃用户来合并计算可得

Geospatial

基本介绍

Redis 3.2 中增加了对GEO类型的支持。GEO,Geographic,地理信息的缩写。该类型,就是元素的2维坐标,在地图上就是经纬度。redis基于该类型,提供了经纬度设置,查询,范围查询,距离查询,经纬度Hash等常见操作。

常见命令

geoadd< longitude> [longitude latitude member…] 添加地理位置(经度,纬度,名称)

geoadd china:city 121.47 31.23 shanghai
geoadd china:city 106.50 29.53 chongqing 114.05 22.52 shenzhen 116.38 39.90 beijing

两极无法直接添加,一般会下载城市数据,直接通过 Java 程序一次性导入。有效的经度从 -180 度到 180 度。有效的纬度从 -85.05112878 度到 85.05112878 度。当坐标位置超出指定范围时,该命令将会返回一个错误。已经添加的数据,是无法再次往里面添加的。

  • geopos [member…] 获得指定地区的坐标值

  • geodist [m|km|ft|mi ] 获取两个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 georadius< longitude>radius m|km|ft|mi 以给定的经纬度为中心,找出某一半径内的元素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55086330/article/details/116465622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