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IT从业者创业公司生存指南:创业中期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17人阅读  评论(0)


创业中期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有一段: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创业公司的中层团队一般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我们也不能例外。因为中层其实不外乎两种:

1. 带资源入职;
2. 吹牛逼入职;

第一种情况很少,如果有这种人的到来,公司一般视为瑰宝,不会轻易被开。
第二种情况居多,一般有如下表现:有着别的公司,甚至上市公司非常高的title ;或者号称自己做过目前创业公司非常想要做的项目的类似经验。或者手里有关键代码或文档资源。

往往第二种人来了公司以后,就会被领导发现:TMD 高薪低能,只会忽悠。而且往往这种人进公司半年挣的工资比一个忠诚的老员工一年还多。老员工心里能平衡嘛?一个巴掌拍不响,吹着牛逼的人入职越多,公司凉的越快。为什么?领导干部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奉劝创业公司的领导干部们,都好好读读《出师表》《阿房宫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上海团队

下面我以活生生的例子给大家看看如何吹着牛逼入职,然后:来pian!来偷袭!

公司眼见在保险行业侵淫多年,无奈行业知识欠缺。总是不知从哪入手,终于好像是从领英上找到一个前Nuanwa的CEO ,姓吴,名yiyu。我也不说是谁了。来了公司以后招来了自己麾下一众被Nuanwa 淘汰拥有丰富经验的健康保险行业专家:

  • 运营(极值专业,只会转发微信消息)
  • 商务(极值专业,只会投机倒把,将2手信息贩卖为N手)
  • 产品(极值专业,只会口述需求,产品相关文档?从来不存在)
  • 技术(极值专业,原话:我只负责指导大方向,我不写代码)

上海老男人小团体来了以后,先忙着铲除异己,哥几个一商量,每次开完会给其他人一堆工作,自己p事没有。原来的产品经理受不了了,钉钉里提了离职,审批耗时一分半(当然有所夸张),陕西人民从此理解了杭州效率!

上海老男人小团体的2次进攻,属于职场PUA的常见招数:从业务的角度批判技术,最可恨的是新来的CTO TMD 居然开大会的时候复议了一句:技术不值钱,可替代性太强! ,自此小团体的尾巴翘上了天,我作为项目经理,每次开会是,3天被大怼一次,5天被小怼一次,听着上海老男人的阴阳怪气的询问,CTO敦敦善诱的PUA,总裁的置若罔闻是一并气得我咬牙切齿,面部肌肉抽搐2月有余,如果不是研发伙伴的支持,并且及时去医院看了美女医生才稍微平复下来。


如何化解被怼的尴尬,以我的经验要么直接怼回去,要么假装没听见,但千万不能因为怕麻烦就不去争辩,这样就丧失了话语权。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有几周因为工期紧,进行了连续发布,因为系统配置原因(当然TM 还是产品没想清楚),造成客户任务下发没有正常返回,系统还在试用期嘛,出些错误很正常。结果上海老男人开周会那是大发雷霆,情绪崩溃的责问研发团队,开发的什么狗屁产品。从头到尾说了好久,然而在这期间公司的一众领导干部没有一个能够站出来说些客观准确的评价来反驳他,我想当时参与会议的每一个研发伙伴内心多半是不服的。等他说完,我开了麦,缓缓说道:

不好意思,刚掉线了,你刚说啥? 会议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回头复盘整个过程,如果有机会我会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进行争论,上面精彩的前戏姑且不在赘述,主要目的很明确,气走研发,换成自己人。

下面的阴谋就比较厉害,做健康保险理赔,一般要连接知名医院数据,获得患者授权后方可拉取使用,大三甲也就是30万的接口改造费用,上海小团体老男人,一合计,好嘛,出去自己人注册个公司,卖70万,反正合同审批,障碍都清理了,里应外合一家医院净赚40,一本万利啊!

至此,上海人在我心中的形象完全崩塌。来创业公司骗钱都骗的如此难看,更尴尬的是居然骗走了,我内心真是充满了无奈。回想起来,我曾给CTO 建议过,这么搞不是TMD骗小孩呢?!掏了钱还TMD 我们自己写接口?!CTO说:老板心里有数。

后来,不发年终奖,老板说因为公司被上海团队pian,赔钱了,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们大家都有责任,我说你有数nm!,原来作为员工,我TM大意了。。。

如果让我再选一次离职的时间,我宁愿是,上海sb小团体 开会时候当面揭穿他们的小伎俩,掀了桌子,事了拂衣去。。。

创业的G 点:股权激励

创业公司最诱人的恐怕要数股权激励了,下面得给大家展示一下公司保险业务板块曾经的股权激励。

获得股权激励后的义务:关键词:3年之后又三年

看到重点了么,3年后才能交易,3年内不能离职,让我想起了陈永仁的名言。。。

股权激励的终止:

这股权激励也还不是白送,一股一块钱,比如给你一万股,你得花一万元购买。我有一万,我买点兴全合润不好嘛,我弄这个。还得3年之后又三年。。草

杭州 HR不讲武德

公司发现上海老男人,里应外合之后,终于还是痛下了杀手(TMD 的还有离职补偿),一一手刃了阴阳怪气的上海老男人,然而,公司也终于元气大伤,亏损数百万,年终奖因此终于不能到位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杭州hr 此时闪亮登场。一波骚操作,迅速铲除了数名研发同志,将公司亏损点又迅速提升了几个百分点。

HR的不讲武德与极值的不专业,几乎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以下举几个简单例子:

画重点:所有口头保证均可视为空头支票,如:年底最后几天通知年终奖,年底不发 来年年中发。今年我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这也是导致我离职的主要原因。我爸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在创业公司的打工者来说,如果公司哪天工资不发了,应该果断离职,以免造成进一步的职业生涯贬值或者其他损失。因为你出来是养家糊口而不是做慈善。这是他作为老派工人阶级的倔强。2020年农历年底,左等右等不见年终奖下发,终于在上班最后一天等来了微信电话(不能录音)的口头通知延后年终奖。

我一听还要延后到来年4月30日,即刻就炸毛了,想到过去的一年996 也没有太多怨言,现实终究败给了理想。

回想起杭州hr的各种手段,不但剥削了我们的各种福利,比如报销电话费,季度奖,其他各种厉害手段如下:

  1. 约束员工利益的公司规章制度,全部写明文档,不做发布但有迹可循
  • 如:年假12月底清零 ,6月30日前实际只享有2.5天年假,多请年假,如果离职需要扣除现金。


    计算一下3月底离职,可以休的年假为1.25天。。。
  1. 新项目成立合资公司,将新老员工合同统一转至新公司,这样做好处如下
  • 项目失败裁员方便,多数人没有N+1 因为还在实习期嘛
  • 方便利益交换,克扣员工福利

当然,仔细想想,难道问题只是处在hr 身上嘛?不是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抱幻想,擦脸眼睛,远离这样的公司,远离梦想开始的地方。

问世间情为何物,因爱成恨。。。


内卷与离职

什么叫内卷?网上有一个比喻。

江湖中有一本葵花宝典,大家都想得到它。因为得到之后,可以天下无敌,但如果有一天,葵花宝典被公开了,人人都有机会练。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会成为一个灾难。因为一个人拥有时,练不练是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拥有,练不练就不由自己决定了。比如你有一个仇人,如果你不练,你的仇家就会练成后来杀你,所以逼得你也得练。

最终,江湖上所有的人都会练葵花宝典。练了宝典,可以天下无敌,但因为人人都练了,人人都天下无敌,所以就没有什么天下无敌了,而且欲练神功,必先自宫。所以江湖人士都变成了太监。这是一个全输的结局,没有任何人受益于自己的额外付出。

同样的,现在的培训机构就是公开的葵花宝典,你要不学,别的孩子学了成绩就会比你好。你要学了,可能就要自宫掉自己的童年,如果所有人都学了,但上大学的名额没变,所以没有人从中受益,只是所有参与的人都损失了自己童年。

这就是内卷。

空降的只会压力下转移的CTO、上海无所不能小团体、技能无冷却HR把公司搞的乌烟瘴气之后, 公司氛围变的无比内卷。刚来的时候公司氛围无比优秀,我还暗暗告诫自己,一定干满三年不要浮躁(此处批评一下意大利炮师弟,能力太强也不能老换工作。),可是后来公司恶心的事情简直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实在没辙我也就渐渐铁了心要走。

比如有一次公司招聘居然招了这么个伙计----姑且称为老哥,老哥疫情期间面试拖着肿的胖胖的腿过来,老板很感动,老板问你不舒服就不要来现场了吗,老哥说,我承诺的事情我一定做到。然后,接着给老板说,他们xxx公司每天10点下班,周六也坚持到晚上10点,所以,三个人两年搞了十几个漂亮的模型。老板大悦,之后全司安排加班。再后来,老哥居然不想来了。。。老板又调了两次薪水,老哥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入职。后来老板给CTO 说这人不可靠。。。后来老哥的领导听了老哥的故事,默默把自己不会干的活都分给了老哥,然后自己离职出去组团队了。。。

最后的离职过程更是气人,金三银四,没有发年终奖我也就忍了,毕竟干一天算是浪费一天时间,想要早点离职,去新的公司创造未来,给老公司节省点成本。结果离职时候突然发现,虽然是个小公司,可是离职需要5个人挨个签字了才可以去保险柜里取章子,问题是西安的公司,公章居然在杭州集团手里,TMD 又不是dangdang有夫妻矛盾,然后非要卡工作最后一天把离职证明寄回西安。非得拖员工几天。自己不给工资还不允许别人给,真是醉了。

HR说是给邮寄的顺丰次日达,结果跑了三天,还是我自己大清早去快递站取的货。离个职感觉还被社会再次毒打一遍,内心孤独的留下了两行热泪。



更心塞的还在后头,离职过程中无意听到了这个技能没有冷却的HR 工资居然是我一个能从client facing,大数据集群搭建,出解决方案,一路干到数据分析,可视化的新时代全栈工程师工资的三倍的时候,心态早已崩塌。。。

啊,为什么我们的科技股,拿不出手。。。此时我好像更明白了一些。

从车厘子到旺旺大礼包

回想2018年底公司创业第一年,那时候车厘子恐怕得将近100多一斤,过年的时候,公司给每个员工发了一箱5斤重的车厘子,没见过世面的我,吃到了从智利空运而来的车厘子,发现资本的味道是如此香甜。

2020年底,公司的春节福利变成了下图:

他既是资本用脚投票的结果,也代表了冤大投们对公司的美好期许:牛气旺天! 此时此刻,我也将要和公司告别,虽然创业团队基本上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团队的稳定大过一切。一个人走了基本就是雪崩式效应。希望我们西安团队的分崩离析不会为公司带来太大影响,希望公司各位领导干部能够戒骄戒躁,真正在未来牛气冲天!


参考文献

1.《出师表》
2.《阿房宫赋》
3. 周鸿祎:创业最好方法是先加入一家创业公司
4. 企业创始人要有杀手直觉,够快够狠
5. 拿到年终奖后马上辞职,厚道吗?


那些年我写过的总结

10年IT路,我从大约10年左右开始写年终总结,那时候的文章太矫情,而且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闷,一路走来,我改变了很多,但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前进的动力。

2013年年中的关键词:生活

2013年年底的关键词:温和的坚持,并且傻笑

2014年年中的关键词:世间的事大抵如此

2015年年中的关键词:earning my living,burning my soul

2015年的关键词:少说多做

2016年中的关键词:毕业

2016年的关键词:努力,奋斗

2017年中的关键词: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同期工作一年后对考研的回顾:

2017年底的关键词:不断前进,永不回头

2018年农历新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8年 研究所离职:费解

2018年 年中:人生大事

2018年底: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2019年:视线所及只剩生活

2020年:谈投资

2021年:创业三部曲


以上内容纯属巧合,如有雷同,我也没有办法

ALL RIGHTS RESERVED


转载:https://blog.csdn.net/wangyaninglm/article/details/115214642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