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考研秘籍——考研流程及初试备战

252人阅读  评论(0)

先介绍下楼主个人情况:参加2020年考研(2019.12.21-22),现已度过半年研究生生活。开这个帖子
的目的是进行一些考研知识科普/介绍下自己的经验,供小白们参考。本文主要内容是考研流程大致介绍,
以及具体科目复习时间安排
;所有经验内容都是楼主个人经历,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还请各位酌情参考。

首先说下考研大致流程:
1、确定考研动机
2、选定目标学校及专业(如果不能精准确定,可以设置最多1-2个备选方案)
3、备战初试
4、9月末左右网上报名(一定要注意截止时间,每天留意目标学校、院系的官网,留意最新的招生简章,招生计划)
5、11月中旬现场确认
6、12月末初试
7、2月末公布成绩
8、公布成绩2周左右,34所自主划线高校公布分数线;再过1周左右国家线公布
9、3月中旬陆续开始复试,4月开始调剂

然后进行分章节介绍:
1、确定考研动机
这可能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部分了,开始考研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或是明确的学术/职业目标,这是最理想的动力了。其次,想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感觉自己本科没学会什么东西,决心提升学历提高竞争力,这样也不错;再其次,父母意见,从众考研,这样的动力就弱一点了;最后,如果是为了逃避秋招以考研为借口,劝你尽早找个工作接受下社会的毒打,说不定还能让自己下定决心考研。总之,如果想开始考研,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能为了考上研这个目标,坚持再忍受一遍高三的苦吗?如果能,就可以准备考研了;即:你的动力,一定要足够支撑你坚持9个月高强度学习。

    2、选定目标学校及专业
这部分是你努力一年甚至更久所奋斗的目标,是你所有努力的意义。研究生阶段,专业应该比学校更重要,因此,你可以先选择目标专业,再根据该专业的院校排名综合做出选择。列出几个备选选项之后,最好可以找到在这里读研的学长学姐咨询科研氛围、待遇、工作去向等问题,没有的话也可以到考研帮、贴吧等地方查查,最后选出一个终极目标。如果不能精准确定,可以设置最多1-2个备选方案。要注意:每个最终的备选方案,都要准确确定其考试科目、是否全国统考(数学)、专业课参考书目。这些信息一般在学院官网/学校官网/学校研招网可以找到。同时也要在这上面找到往年分数线作为参考,注意量力而行

    3、备战初试
做完以上准备工作,就是考研的核心环节了--初试备战。初试科目一般是zheng zhi、英语、数学、专业课四门,下面按照科目进行详细进度讲解:
一、数学:
对于所有需要考数学的考研er来说,数学一定是最大的噩梦,无论你是数一/二/三/学校自主命题。而且如果你本科数学并不是很好,就更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复习数学了。
难度排序:数一≈数三≥数二
数学复习可以从三月份开始,数一数三需要考高数、线代、概率论,而数二不考概率论。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复习--3~8月

高数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先复习高数课本,搭配张宇数学十八讲(适用于所有数一二三)或李永乐复习全书(分数一二三)进行习题练习,同时个人推荐看视频同步复习(b站搜张宇强化班、李永乐强化班都可以淘的到)。
线代复习:李永乐线代讲义+李永乐线代强化班视频。线代王李永乐毫无争议!李老师讲课是真的细!所有知识点都能串在一起,各种题型都有详细的步骤模板,跟就完事了。
概率论复习:楼主当时考数二,并没有学概率论.. .根据身边考数一同学的经验,可以选择跟王式安。
考研复习在于精而不在广,一本书做三遍一定比三本书做一遍来的效果要好,所以第一阶段目标就是每个科目选择一本书,把它吃透,边复习知识点边做题巩固,做第一遍时把错题标注出来;第二遍只做错题,第二遍再错的题就要看看是不是这部分知识点没学好,重点复习这部分知识点。ps:有的题目太过刁钻就不要钻牛角尖了,还是以保证复习进度为重。

第二阶段:练题  9~10月
李永乐基础660题
李永乐强化330题
做题的目的是强化知识点,两本书都做完是理想情况。做不完也没关系,只要能掌握大部分知识点就可以。楼主当时基础知识复习太慢了,拖了进度,导致这两本书都没做,直接用真题强化知识点了。

第三阶段:真题+模拟卷  10月末~12月末

《张宇真题大全解》
个人强推,我的数学能苟住全靠这本书。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三遍。这本书分为两册,一册是按照科目、章节分类,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放到一起,便于集中练习单个知识点;另一册是年份套卷。张宇建议的做题顺序是先做套卷,总结丢分知识点,再做章节练习。但我当时是先做章节练习强化知识点,再做套卷;后面发现知识点缺漏,又来章节练习查缺补漏。
张宇4套卷(张宇8套卷难度较大,不建议尝试)
李林6套卷+4套卷
这几套模拟卷难度逐级递减(大众共识),但我当时只买了李林4,而且个人觉得好难(数学菜鸡)
要记住的一点是:无论模拟卷考了多少分,都只是模拟,考好了不要被迷惑,考的差不要影响心情。及时总结做题技巧、题目时间安排才是重点。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过度迷恋套卷。一定要在基础和做题技巧足够好了之后再来做套卷;如果发现做套卷过程中遗忘的知识点过多,一定要及时回去复习知识点。套卷做不完没关系,知识点和做题思路才是重点。

二、英语: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英一英二题型大致相同,都是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作文。往年的经验是:英一难于英二,主要体现在词汇难度与文章长度上。
但今年21届考研的英二据说已经和英一难度差不多了...
相比于数学的庞大工程,英语的复习策略十分简单,只有两件事:单词、真题。
背单词越早开始越好,可以三月份就开始,单词书可以选择朱伟《恋练有词》,也可以直接做真题,做完一套,就把遇到的所有生词全部整理出来。我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法,这种方法很费时间,可能你做一套卷只需要一下午时间,但是把整套卷子全部翻译一遍,将所有生词的含义、用法、例句全部整理出来,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
真题书可以随意选择,我当时买的中公教育的英语一30年真题,就是简单的真题+答案;最出名的真题书应该是张剑黄皮书,特别厚的一本,解析非常全,每篇文章都有逐句翻译。但我个人喜欢自己做一遍套卷,再去自己翻译文章、整理生词。
无论考英一英二,我都建议先做英一真题,把英一练明白了,英二就不成问题了。练习策略可以是:每周一下午做一套真题,这周其余时间的下午用来翻译文章,整理生词,一般我一套卷子可以整理两张A4纸(正反面)。每次整理生词之前,要把之前整理的都复习一遍,不然就全忘啦!
如果是考英语二,可以从11月份开始只做英二的真题了,英二真题只从10年开始,所以就十几套。
最后一件事:准备作文--可以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买一本真题作文(王江涛、文都考研...)。小作文只考固定那10种左右,每种类型都看一下格式;大作文可以多看一些范文,整理一些长难句,到考场上套用格式。

三、zheng zhi:
zheng zhi是全国一套卷子,一般到十月份再复习就来得及,资料准备肖秀荣全套(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肖八肖四),但是:个人建议把知识点精讲精练换成红皮风中劲草!精讲精练这一本太厚了,而且有很多废话;风中劲草是纯知识点干货。
zheng zhi复习思路也十分清晰,记知识点+套卷练习
1、复习知识点阶段:10月~11月中旬
个人强推:徐涛强化班看一章(b站)->风中劲草对应知识点->肖秀荣1000题对应章节
徐涛老师真是我考研期间的快乐源泉,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有说有笑地就把知识点记住了~
2、套卷阶段:11月中旬~12月上旬
肖八肖四就是永远滴神!肖八11月中旬出版,每天一套,只做选择题。做完要及时查看解析,做错的题要标出来,回头去翻这部分的知识点。一套选择题50分满分,一般平均分在30左右,如果能达到40就是大神了。
肖四12月初出版,拿到以后可以先把选择题解决,查缺补漏。
3、背大题阶段:考前2周
你可以永远相信肖四!拿到肖四以后,看一遍大题题目,再去看答案,想想还可以怎么问。
然后就是背答案,每天背1~2道题。把肖四答案全部背下来,到考场上对号入座默写,一般都能拿35分。ps:重点考点一般都在前两套,可以重点背诵。

四、专业课:
这部分不同专业差异过大,我考的是工科,基本上是纯背书,这种纯记忆的、且不跨考的,9月份开始复习就可以了。跨考选手、经济学、法学选手建议3、4月份就开始复习。
我个人的复习安排:
1、知识点复习阶段:9~11月中旬
选一本专业课复习资料***,这一步非常重要,我身边就有跨考选错复习资料,结果一年白考的惨案。建议穷尽你所有渠道,不管是学长学姐、贴吧、微博、QQ群、考研帮、知乎...找到一位考过你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向他们询问买什么复习资料!
我喜欢把知识点手抄到笔记本上,这两个半月我把参考书+复习资料浓缩到了一本笔记上。
2、背真题阶段:考前一个月
没什么说的,背就完事了。重点背往年真题高频考点。

最后说一下每天的复习安排:建议定制一个每天的复习时间表:我在10月份的时候大概是:
每天上午到12:30:数学
14:00-16:00:专业课
16:20-17:30:政治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题
18:20-19:00:肖秀荣1000题对答案+整理错题
19:00-21:30:翻译英语真题+整理单词、背单词
回寝室
21:50-22:30:看第二天的徐涛政治视频

考研是一场漫长的战役,拼的既有你的记忆力,但我感觉更重要的是毅力--坚持到最后,你就已经打败了很多人!能找到一个陪你一路同行的人,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将会对你有莫大的帮助。遇到坚持不下去的坎,和同伴倾诉一下,试着给自己放半天假,整理好了再继续上路。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转载:https://blog.csdn.net/qq_30450207/article/details/113786277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