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读书笔记 | 韭菜的自我修养

287人阅读  评论(0)

书名:韭菜的自我修养
作者:李笑来
阅读时间:2020年8月

1. "韭菜"究竟是谁

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常用语境里得出基本上还算准确的定义:

所谓“韭菜”,指的是在交易市场中没有挣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这样看来,作为一根韭菜,想要成为"非韭菜",任务很简单啊:

赚到钱...

2. "韭菜"的宿命从那一刻开始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源自一个相同的原因:

他们一进场就开始“买买买”!

对于新手来说,有一个定律永恒不变:

你一买,它就开始跌;你一卖,它就开始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吊诡的情况呢?因为,每一次行情结束的根本原因是"入场资源枯竭"。换言之,当连街边卖茶叶蛋的大妈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那么股市的"入场资金"已经到了枯竭边缘…你想啊,连你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知道了,要冲进来赚钱的时候,那交易市场的行情是不是到头了?

对于新手来说,有两句话很重要。第一句是永远正确的陈述,第二句是所有老手希望自己当年被认提点过的建议:

  • 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 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到了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3. 亡羊补牢的"韭菜"才有前途

环顾四周,就会明白,还有一个比"一进场就买买买"更可怕的错误!是:

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了!

还有更可怕的,就是"一进场就连借来的钱都花光了!"

所以,"亡羊补牢"是有前提的:

你有的不仅仅是亡掉的那一只羊,除了它之外你最好还有很多只羊

"亡羊补牢"的"韭菜"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呢?很简单啊:

还有钱的话,就慢慢补仓;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4. 交易者们最应该掌握的能力

在我看来,这世界上很难有哪一个地方比交易市场更需要学习能力了。我个人是这样区分投机者和投资者的:

投机者拒绝学习,投资者善于学习

交易之前,认真研究,深入学习;交易过后,无论输赢,都要总结归纳,修正自己的观念和思考,以便完善下一次的决策。

如果你发现自己必须向别人咨询,或者必须"打探小道消息"才能决定交易的方向,那么说明你竟然真的就是一根所谓的"韭菜",因为你全然不懂自己正在做的交易…

熊市里除了在场外赚钱补仓之外,还能干什么?学习啊!起码要开始锻炼学习的能力

5. 摆脱"韭菜"宿命的一个观念

据我观察,所有的韭菜都认同一个实际上错误的观点:

所谓的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

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赚到的钱,是别人赔掉的钱;或者反过来说,他们自己赔掉了多少钱,一定被别人赚走了同样数额的钱。

他们认为:要么当韭菜被割,要么割别人的韭菜。

他们全然忽视了交易市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也就是牛熊交替。

在牛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赚到钱了,少数人赔掉的金额,全然抵不上那么多人赚到的总数;到底哪一根韭菜被割了?在熊市里,绝大多数人都赔钱了,大量的人赔掉的总金额,是少数人赚到的总额的无数倍,谁在割韭菜?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零和游戏"!

公开的交易市场上,每个人都是自愿的,可为什么自愿买的时候欢天喜地,后面就开始呼天抢地了呢?我们需要一个解释。对,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清楚的解释,用来解释自己所面对的尴尬。

你是想要一个正确的解释呢,还是想要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解释呢?

正确的解释,会引发你下一步正确的选择和行动。让自己舒服却肯定不正确的解释,除了让自己短暂舒服之外,必然只能带来各种"出人意料"的副作用。

正确的解释很简单:

我们买入的时机错了

"时机错了"是最本质、最合理、最有指导意义的正确解释,甚至应该是唯一的合理解释。

另外,稍微成长了一点的你,从此就明白了:以后,绝对不要参与任何零和游戏——这比赌博还浪费时间!

6. 谁说"韭菜"不在乎寻找价值

成功的交易者永远是极少数。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不为表象所动,他们喜欢探究表象之下的实质。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

这世上没有人不学习!

人人都在学习,只是学习的方向、方法、方式不同。

“研究透价值所在之后决定是否买卖”,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下手之后发现不对再去研究价值"有着天壤之别,随后的结论和结局都迥异至极。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现象,因为聪明和愚蠢,竟然不是被天生因素所决定,决定它们的竟然只不过是"顺序"…

如果,你在错误的时机做了交易决策,那么其后最正确的对策是什么呢?很简单啊:

等待下一个正确的时机!

泰国简单的答案尝尝被忽略,因为正如人们总是以为大事件一定有大阴谋驱使一样,人们不相信"赚到钱"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会有这么简单的答案。

7. "韭菜"不缺耐心缺的是实力

"韭菜"缺乏耐心,其实是表象,本质是什么?本质是缺乏实力。

如果进场时"那必然被套的部分",事实上仅占他所有资产的一小部分,他会"失去耐心"吗?他会因此失去冷静吗?他会因此焦灼不堪吗?都不会。更可能的是,他会很冷静,他会无焦虑,他会羞愧自己的判断错了,但完全不可能因为羞愧而做出更不合理的行为。

于是,想要摆脱"韭菜的宿命",只有一个办法:提高自己的实力。

在交易市场里,实力有一个清楚的定义:

长期稳定的低成本现金流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

控制仓位

永远要保留一定比例或者起码一定数量的现金,至于比例和数量,完全靠自己琢磨。

8. 喜欢冒险的最终都是"韭菜"

优秀的、成功的交易者,最终都是风险厌恶者——这一点,韭菜们并不知道。

韭菜们认为优秀者、成功者,最终都是靠冒险成功的,他们的理解线性且单一:

市场有风险。所以,想要成功就要冒险;反过来,不冒险就不可能成功

错了!真的完全错了!

想要摆脱"韭菜的宿命",你必须学会一个观念是:

能不冒险决不冒险

即便是必须冒险的时候,也要让傻瓜们冒险,自己在一旁通过观察获得经验。

还有另外一些东西,甚至不是"冒险",因为冒险毕竟还有生还的机会。比如:借钱冲进交易市场,比如,加上杠杆,再比如,在没有专业技能的情况下去玩期货…这些都不是"冒险",干脆就是"找死"。

9. 更可怕的是不计成本的冒险

成功的交易者,是不玩骰子游戏的——纯粹有概率决定的事情,他们会直接回避。

就算偶尔他们接受风险,那他们能接受的也只能是"胜率超过50%",或者最好"胜率远远超过50%"的决策。

韭菜们不一样,他们喜欢冒险,但是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计算风险。

有人向你借钱,100块,然后告诉你他愿意到期还给你110块。这时候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

  • 你的风险是那个人跑了,你损失100块
  • 你的回报是,如果他还你钱的话,你赚到10块
  • 所以,回报风险比是10:100 = 10%

这看起来完全没有什么吸引力!

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的月收入是六位数,你甚至会对对方说:不用还了!但如果你还是个在学校读书的穷小子,月末时候你只剩下最后100块的时候,那成本就是你完全不能承受的了。

所以,计算风险成本要考虑很多因素,实力最重要,然后才是回报风险比。

在交易市场里,这个计算方法还需要改进。因为你需要设置一个止损线和一个止盈线。

假设,你看到某个标的,从之前的一个价格高点26元回落到20元,然后你猜它很有可能回涨到22元。于是,你动用500元购入,总计买到了25个单位,你的回报风险比是多少呢?

如果你给自己设置了止损线:18元,你认为的止盈点是22元

那么,回报是2 * 25=50元,风险是500-25 * 18 = 50元,于是回报风险比1:1

这种情况下,跟抛硬币差不多,为什么要跑去交易市场抛硬币呢?而且交易是有手续费的,把这个因素考虑进来,这次的交易比抛硬币赌正反面还要差!

10. 止损线究竟如何制定才合理

你可以估计一下交易标的的"日常波动幅度"。如果,X的日常波动幅度是25%,那么,你的止损线,应该比25%更高,比如:40%。

11. 频次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

所谓的"日常波动幅度",全然决定于你究竟在观察多久的时段,或者,你用什么样的刻度去观察。K线,按分钟、按小时、按天、按月…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所以,起码还有另外一个要素需要考虑,你自己究竟以什么样的频率去交易?这不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也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决定。

有那么个"屋子里的大象"——即,那种显而易见却被人们全然无视的现象:

交易频次越高,交易越是接近“零和游戏”

所以,韭菜想要翻身,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条路可走:

降低交易频次......减低降低再降低

千万别不信:只要你在频繁交易,你就依然是一根"韭菜"而已。降低交易频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频繁交易的结果就是交易手续费累积,累积到吞噬你的所有利润和本金。

韭菜的幻觉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的智商与体力,完全可以打败手续费…殊不知,"抽水"是人类史上唯一可以永续的商业模式,真的不是哪个个人能够打败的,看看世界各地的券商就明白了。

降低交易频次的巨大好处在于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当交易频次越高的时候,回报风险比很难变高,而是变得越来越低。当你尝试着主动降低交易频次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其实相当于你主动提高了回报风险比,因为你在没有改变分母(风险)的情况下,主动提高了对分子(回报)的预期。

在交易市场里:

越是短期的预测,越接近于抛硬币;越是长期的预测,越容易接近真实的逻辑推断......

12. 我要是在那里卖这里买就好了

所有的韭菜都有这样的幻觉。

等你一点一点进步,离开注定成为韭菜的那条路之后,你自然会明白:

作为交易市场的一份子,你不大可能在最高点卖出,也很难在最低点买入…

为什么呢?理由很清楚也很简单:

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是由一小部分交易者的"冲动"造成的…

在任何时间点都有一个价格,在交易市场上,伴随着那个价格,有一个"盘口交易量"——这很重要!

事实上,在任何"最高点"、"最低点"的价格上,成交量都很少!在最高点的价格上,只能卖掉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卖,就要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了;反过来,在最低点的价格上,只能买到那一点点的量,再接着买,就要以更高的价格成交了…

13. 正确地提升收益风险比的方法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竟然不觉得过去的你很傻,那表明你已经彻底变成了无可救药的傻瓜…

看看桥水的达里奥怎么说吧:

痛苦+反思=进步

进入交易市场的人们,从来不缺痛苦。于是,真正稀缺的只有一样东西:反思。

这两样东西都有了,必然会产生进步。所以,新手想要躲避韭菜宿命,就得天天反思,时时刻刻反思,反思之后还要再反思…

在交易市场这个有风险的地方,如何才能正确地提高回报风险比呢?

回报风险比 = 可能的回报 / 可能的风险

所以,想要提高回报风险比,方法无非有两个:要么加大分子,要么减小分母。

减小分母,可行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 调整止损线,降低自己的风险承担
  • 降低每次的交易金额在总资金的占比
  • 提高自己在场外的赚钱能力

加大分子,可行的手段有:

  • 选择更为优质的交易标的
  • 选择最佳的交易实际
  • 放长持有时间

14. 你要学的真不是项目分析能力

项目分析能力,是需要你慢慢观察,慢慢整理,不断反思,甚至还要不断否定自我才能最终获得的技能。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技能不能乱用,不能马上用。反正,你必须耐心磨练它——至少三年。

那你要学的,能马上用的,究竟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一条是:

进场之后,不要动,看上一年之后再动手买

不过这一条你可能没有机会想用,因为你已然"被隔了一茬"

第二条你能马上用到,并且你还来得及学,来得及用。

只买交易量最大的那么一两个或两三个标的

这是一种智慧,暂时放弃自己的智商,去相信整个市场的智商。

既然最初的时候自己智慧不足,那么暂时放弃,让它在一旁静静磨炼,先利用市场的智商。等到自己的智商磨炼到一定程度,也就明白了。

15. 孤独是成功交易者最宝贵的品质

你必须要做一件事情:

孤独地交易

高手们不重视"正确",因为谁都可以正确,这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真正难的事情是,你不仅正确,还与众不同地正确。“特立独行且正确”,才可能产生巨大的交易价值。

有两条准则,是这样说的:
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做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思考越来越深入,最终的结果是,"少数人"不存在了,你身边没有谁能跟你讨论。于是只剩下一条:

自己做决定

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孤独",这非常重要。

在交易市场里,这一点非常明显:你必须,也只能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到最后,你会明白,你最终的收益和你的孤独程度一定会同比增加,高度一致。

16. 生活之外还必须有工作和学习

成功的交易者的一个基本素质就是:

在任何时候都持有一定比例(或者起码是一定数量)的现金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身处在怎样的一个高风险环境里。

成长来自于工作经验和努力学习。

全职做投资不可取,原因在于,首先,投资也好交易也罢,绝对不能当作"全职工作",因为你一旦"全职",就没办法成长了,你必须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生活上,其他的工作和学习上,否则你只能是另外一根韭菜。

更重要的是,投资也好交易也罢,尤其绝对不能当作一个"拿薪水"的全职工作。

17. 认识周期识别周期和把握周期

几乎所有的人,冲进交易市场的时候,都自然而然地犯下一个错误:一进场就买买买。之所以犯下这个错误,之前的解释是,因为他们是在牛市尾巴里冲进市场的。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是什么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些人在冲进交易市场的时候,脑子里就没有"周期"这个概念。

你仔细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韭菜们只喜欢谈趋势,而周期是他们脑子里根本不存在的概念。他们顶多会说: “现在是上升/下降趋势…”,“这是大趋势”

尽管这种描述有时候还算管用,但更多时候确实肤浅的,危险的。因为一个上升趋势要加上一个下降趋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实际上,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2个)之后才能真正展现。

这里有个重点,以及有趣的现象:
所有的韭菜都骨子里认为自己正在交易的标的并非可以持续长期增长......

所以他们才"快进快出",所以他们才根本无法长期持有。

问题在于,你正在交易的,如果你不确定是一个可以长期增长的东西的话,你在干嘛呢?好奇怪!

话说回来,关注周期,以及多个周期背后显现出来的真正趋势,会给你一个全新且更为可靠的世界和视界。

那么如何把握周期呢?有很多种理论,最终,在我眼里只有一个东西简单靠谱容易上手不太可能出错:仔细观察体会绝大多数交易者的情绪,牛市里,FOMO(Fear of Missing Opportunity,对丧失机会的极度恐惧)情绪达到顶峰,各种投资者开始ALL-IN的时候,上升趋势渐渐到头了;熊市里,大多数韭菜经过失望谩骂而后竟然平静了的时候,下跌趋势渐渐到底了…

友链各个著名的图表,可以帮助理解得更为深刻。一个是"Kubler-Ross change curve",一个是"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Transition Curve)

尽管了解了这么多,你还是有3/4的概率犯错。

因为你对周期的判断有一半可能错误,然后,你控制自己的能力有一半的可能不及格。于是,你胜出的概率大致也就只有1/4而已。

结语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通过研究人们使用"韭菜"造句的场景分析出一个关于"韭菜"的定义:
所谓的韭菜,值得是在交易市场中没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

但现在,有了一个更清楚的定义:
所谓的韭菜,值得是那些本质上并不是零和游戏的交易市场里以为自己在玩零和游戏的交易者。


转载:https://blog.csdn.net/ting0922/article/details/112799623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