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基于阿里云 IoT 物联网平台 + Tablestore 表格存储数据库 + DataV大屏 三大云产品组合搭建实时环境监控大屏的开发实战。
少啰嗦,先看效果。
部署后效果
1.技 术 架 构
我们在室内每层部署 4 个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每10秒发送到阿里云 IoT 物联网平台,通过规则引擎写入 表格存储 Tablestore数据库。在DataV大屏工作台,创建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室内温湿度变化曲线。
技术架构如下:
2.IoT 物联网开发
2.1 创建产品和注册设备
首先,我们登陆 IoT 物联网平台的控制台,创建产品温湿度环境监测器,并在功能定义中添加温度和湿度两个属性,如下图:
然后,我们在产品下注册一个设备,获取设备身份证书,用于设备和IoT云平台建立MQTT长连接时的身份认证。
2.2 配置云产品流转
1.4.配置规则引擎,实时流转数据到 TSDB中
编写数据处理 SQL:
完整 SQL 参考:
-
SELECT
-
deviceName() as deviceName,
-
timestamp(
'yyyy-MM-dd HH:mm:ss') as time,
-
attribute(
'floor') as floor,
-
items.temperature.value as temperature,
-
items.humidity.value as humidity
-
-
FROM
-
"/a1kRdXDgN0v/+/thing/event/property/post"
数据转发:
2.3 设备端程序脚本
我们以 Node.js 脚本来模拟设备上报温度和湿度,代码如下:
-
// 依赖mqtt库
-
const mqtt = require(
'aliyun-iot-mqtt');
-
// 设备身份
-
var options = {
-
productKey:
"设备 productKey",
-
deviceName:
"设备 deviceName",
-
deviceSecret:
"设备 deviceSecret",
-
regionId:
"cn-shanghai"
-
};
-
-
// 建立连接
-
const client = mqtt.getAliyunIotMqttClient(options);
-
-
//模拟 设备 上报数据(原始报文)
-
setInterval(function() {
-
client.publish(
-
`/sys/${options.productKey}/${options.deviceName}/thing/event/property/post`
-
, getPostData()
-
);
-
-
},
10 *
1000);
-
-
// 模拟 温湿度
-
function getPostData() {
-
-
const payload = {
-
id: Date.now(),
-
version:
"1.0",
-
params: {
-
temperature:
10+Math.floor(Math.random() * Math.floor(
50)),
-
humidity:
10+Math.floor(Math.random() * Math.floor(
50))
-
},
-
method:
"thing.event.property.post"
-
}
-
-
console.log(
"payload=[ " + payload +
" ]")
-
return JSON.stringify(payload);
-
}
3.表格存储 Tablestore
3.1 创建表格存储数据表
我们在表格存储控制台,创建数据库iotMsg,并创建iot_thermometer_data 数据表,其中以 deviceName 和 time 为主键列,如下图:
3.2 实时存储的环境数据
当设备启动后,我们就会在数据库中看到实时的温湿度数据,如下图:
4.DataV 可视化大屏
设备实时上报数据通过IoT物联网平台实时流转到表格存储数据库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数据可视化呈现出来,这时就用到了DataV可视化大屏云产品。
4.1 添加数据源
我们进入DataV控制台,在我的数据下,添加数据源,输入表格存储实例iot_data的访问路径和AccessKey身份信息,如下图:
4.2 搭建大屏页面
配置完数据源后,在DataV控制的我的可视化下面创建一个大屏,根据业务需求添加可视化组件,并为每个组件配置相关的数据源,以及过滤器用来适配数据格式,如下图:
4.3 发布实时监控大屏
当我们完成组件的数据源配置后,就可以发布可视化大屏了。发布后,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如下图:
往期推荐
转载:https://blog.csdn.net/klandor2008/article/details/11102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