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 从“中台”说起
中台的“神话”,来自于2015年阿里那本《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的书,书中开篇就列举了芬兰的游戏公司Supercell的成功案例。
在这个案例里,Supercell将游戏开发所需要的引擎、组件、UI等,打包成一系列的标准化模块,通过避免重复开发的方式,降低了游戏设计的开发成本。
所以,我们能够总结出中台的一些基本属性,例如它是企业可以复用的技术能力平台,比如它会输出标准化的产品,比如它可以避免企业内部重复造轮子,等等。
批评的声音,始终如影随形,因为人们只看到了成功者的高高在上,忽视了众多失败者的一地鸡毛。
大多数企业低估了建设中台的成本与难度,因为他们甚至连数据的概念都难以理解透彻。Kimball维度建模的核心思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这套理论要得到企业高层的认可,并由管理者发起及推动。
例如,让财务总监拍板财务指标,让运营总监拍板运营指标,等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
而很多公司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大张旗鼓的开工上马,等东西都建的差不多了,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吐槽“中台”或者“数据”没有价值。这是国内大多数公司的现状。
一些有能力的公司,也面临着传统IT时代遗留下来的烟囱式系统困境,希望通过“中台”,来推动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但如果只是为了“中台”而“中台”,没有随着配套的组织架构变革,那么也一定会遭遇失败的下场。
|0x01 协同的价值
协同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是当今大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其难度不亚于外部市场的变化压力。
如果企业组织系统内,各种子系统(个体、微组织等)若能呈现出协同现象,整体上就会和谐、有活力,各方力量汇聚成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反之则互相拆台、彼此掣肘,整体呈现混乱状态,内耗增大而终致失败乃至组织瓦解。
中台,便是一种“协同”能力的最大规模实践。
|0x02 中台的“态”与“势”
什么是“态”呢?因为互联网企业,普遍不会只经营一个业务方向,而是包含了电商、零售、社区、游戏、金融等多个方向的业务,业务的复杂性导致很难有一个中台支撑全部的前台,因此就需要将中台进一步拆的更细,比如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或者是风险中台、AI中台,等等。
将企业内部的人力、技术、机器、数据等资源,进行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整合,提高这些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才是互联网公司“中台”的概念。
而所谓的“势”,则是中台要发挥“加工厂”的作用。当前中国互联网平台发展非常迅速,大多数已知的业务都已经触碰到了发展的天花板,而且由于企业触角的不断延伸,业务的复杂性也在日益增加。
如果把市场比作是海洋,数据便是海洋中的鱼类,各种数据仓库、数据湖就是存储仓库,而数据中台则扮演了鱼类加工厂的角色,将鱼变成了最后的商品,反馈给市场,产出价值。
|0xFF 企业如何思考自己的“中台”
首先,不是所有的企业吗,都适合做中台,因为中台的初衷,是面向日益复杂业务导致的企业协同问题,大企业常有重复开发的弊病,因此,有能力也有意愿,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搞中台这个事情。
但如果企业所面临的的问题,并不是协同问题,或者并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单纯的搞“中台”,对中小企业而言,会是一种致命的毒药。
况且,中台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利益”问题。要做中台,就需要能够打破各个业务的利益壁垒,如果没有高层的坚定支持,那么“中台未成,搞中台的人先下台”,就是必然的结局了。
其次,中台也有专业化分工的趋向,你不能指望这面向消费者业务的数据中台,来支撑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等职能领域的中台建设。
在业务中台的基础上,拆分出一些诸如安全中台、财务中台、移动中台、客服中台、供应商中台、物流中台等等,也是需要根据中台使用的效率,来重新思考决定的
转载:https://blog.csdn.net/u014514254/article/details/11119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