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闲谈“自我认知“

251人阅读  评论(0)

注: 纯记录个人此刻想法,无主题,瞎写,不保证有人看通我写的啥
对于一个人的大脑活动,应该主要有四个重要部分情绪,动机,逻辑,固执
其中情绪是最高决策,动机和人的欲望有关,逻辑是理性思考,固执拒绝某信息输入,各自互相双向连接.

当你听一个励志演讲的时候是不是十分激动,情绪高涨,立志要考清华北大/我要成为中国首富,世界首富…等到听完演讲后的第二天,想起自己立下的誓言,可能就怂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怎么可能做得到?但是处在当时,为什么就没意识到?可能也意识到了,但是情绪主导了你,你很自信,认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到的. 可以体现出逻辑只是一个智囊,作为决策的情绪可能会完全忽略掉理性思考. “情人眼里出西施”, 当一个人处于恋爱的时候,可能真会变"白痴". 恋爱时, 情绪很容易主导你,可能你会忽视现实的问题,比如, 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基本的生活需求你能做到保证了吗?被冲昏了头脑的时候,可能都没去想过,甚至在面临家里人反对的时候不顾一切的私奔.等过一段时间,当遭遇现实各种困难,可能会再也坚持不下去,慢慢平淡, 情绪降低, 开始逻辑思考,这样的选择合适吗?开始后悔. 而情绪在最初的状态应该是用于本能的保护自身的,比如突然有人持刀砍你,那一瞬间你可能转为恐惧,立即逃跑或者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把刀夺到自己手中,并将对方砍倒. 这个时候你应该不会还用逻辑思考吧. 逻辑是用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的,但是比较耗时,而情绪在本能反应上直接调用,速度相当快. 当你和别人争论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对方的某个阈值,情绪会本能的保护,认为你是在攻击ta,不管你说得再有道理也别想对方能够听进去,对方的"决策者"已经不接受"智囊团"的意见了.

举一个小故事: 有一位老人住在一间屋子里,每天中午都有几个小孩在他屋外玩耍吵闹,让他没法午休. 于是有一天他走出去跟那几个孩子说,如果你们坚持每天来这里玩,我就每天奖励每人5元钱. 一段时间后老人不再给他们钱了. 后面那些小孩也不来他屋外玩闹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动机. 最开始他们为什么来这里玩,那是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这是他们的内在动机. 当老人因为他们在那里玩而给他们呢奖励的时候,他们的动机发生改变,变为外在动机,他们是为了得到奖励才去那里玩,也可以说是一种欲望吧,为了得到奖励的欲望.

这里列举一个美国俄亥俄大学调查研究得出的15种基本欲望:
应该无法保证每一个对每个人都适用,只是大体上吧.

欲望 解释
好奇心 比如对了解未知的渴望
食物 人本能的基本需求
荣誉感 满足个人心理,并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结构
被社会排斥的恐惧 这令人们被动切自觉地遵守规则
弗洛伊德将其置于清单之首
体育运动 emmm,不知道怎么说,我个人就对体育不怎么感兴趣
秩序 人人都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独立 对于自作主张地渴望
复仇 不会轻易忘记仇恨
社交 渴望成为众人种地一份子并拥有众多地朋友
家庭 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地欲望
社会声望 对名誉和地位地渴望
厌恶 对疼痛和焦虑地厌恶
公民权 对服务公共和社会公正地渴望
力量 希望影响别人,支配别人

固执也是一种保护吧,不然可能听一个东西就信一个. 获取到的知识越多,固执就更多了.有时候可能会成为学习新东西地阻碍. 比如几岁地小孩让他开始学习英语就会比初中开始学更容易. 知道的东西越少,固执就越弱. 有时候固执也很容易被打破,比如你现在身患"绝症", 周边这个说吃xxx可以, 那个说做xxx可以,可能你就轻易相信了. 有时候也会被利用,当你被传销人员的精心准备的攻击下,你会认可,这样怎们怎们能赚大钱,别人不管怎么劝说你都不会动摇,发自内心的相信.
就谈我自己,初二的时候看了 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上的一个例子: 大概说了一个主编找了三个年轻人来抄一篇文章. 第一个人什么也不问,直接开抄;第二个人在遇到有不同观点的时候会给主编提出来; 第三个人看到不认可的观点,直接停下来坐到一边去抽烟了. 而这三个人,第一个后来一旧平凡,第二个人就是xxx,成了著名的…,第三个人是xxx,一代伟人. 故事end… 从此我就被第三个人影响了好几年,现在都留有余毒,现在也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初中那会,每堂考试前,别人都在教室复习,我自己独自跑去外面走一走,因为我认为考试前复习没啥用,后面延续到高一. 初中毕业我是唯一一个没参加毕业照的,照相的时候悄悄溜了,因为我不喜欢照相. 初中时开始注意到,我记了笔记也不看,所以我为什么要记笔记,记了不是也没用?所以开启了从此以后再也不记笔记,包括后面高中 (现在我发现我应该是错了,后面关于思维导图细谈). 对于这个"固执"想说的是, 人只有一生,经历只能有一次, 亲自尝试发现错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需要更多的逻辑思考.

  • 现在看来记笔记并不是为了用来看(当然有时候忘记的东西翻起来也快),更是一种辅助记忆与思维关系的,特别是思维导图. 我的高中生物老师就是特别强调思维导图的,每学一部分知识都让画思维导图. 而我同样对于反对记笔记,一次都没做过. 画并不重在画,抄别人的思维导图也没有意义,更在于自己去思考建立思维模型.就比作一个二元函数吧,给x输入一个值,y可以输出一个结果,思维就是一个处理的过程,输入问题,输出处理后得到的解决方案. 知识是无限的,尽一生可能都学不完,但是可以通过学习个别的知识建立一个思维模型去尝试解决其它的.特别是在理工课中,这种建立思维模型的能力特别重要,也可以用举一反三这个词来形容,需要应用的情景太多,不可能学完的,依靠纯记忆是很难学好的. 还是要谈到我的高中生物, 高一上期当时学的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基本都是知识点性质的,我当时依靠我对于生物的兴趣,很是勤快的记了很多东西,那学期共四次考试,其中三次生物成绩都是年级第一,期末还是全区第一.但是之后下期学的是更偏理科的遗传,涉及概率就算之类的,我就被击下了,高中开始即巅峰的生物从此平凡了. 此处也顺插, 上课特别认真听讲和记笔记,平时认真完成作业的这类应该更加适合文科科目学习. 理科上采用这套方法不一定奏效,更加依赖于思考,建立思维模型,举一反三. 懂了不代表你就会做了,完全是两码事.

  • 当然这种基于思维模型的学习是有一定局限的. 比如看带字幕的美剧可能没有问题,然后你以为你的英语很棒了,当没有字幕的时候,很可能完全懵逼,这在说啥? 在前面情景下建立的模型是输入声音+字幕,输出是你知道剧中在说什么.但是当输入只有声音时,这种模型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了. 比如演讲前,或许你拿着稿子反复读,然后能背出来了,但是当你上台的时候或许就记不住了.因为你的记忆是建立在看着稿子背的基础上的,演讲的时候不再有那个稿子 (可以了解一下 记忆宫殿). 同样对于学习, 你将要在什么情景下用这些知识就尽量在什么环境下学习. 将平时学习的输入训练思维模型和最终应用思维模型的输入端控制为一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模型地正常工作.


社会层面
<<少数人的晚餐>>

环境背景: 一家酒店位于悬崖峭壁上,外面暴雨雷鸣,海浪波涛汹涌,而屋内六只猪不闻窗外事,正在安然就餐.
主人位的猪: 掌权的主事人
小胡子猪: 资本家 (财富)
眼镜猪: 记者 (控制舆论,新闻)
假发猪: 法官 (执行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
红色领带猪: 和主人不同的政党
大胡子猪: 牧师 (人性,道德,价值观)
猫: 普通百姓
厨师: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开始,食物充足,这些猪都很绅士,桌下一群瘦骨嶙峋的猫嗷嗷叫唤,眼镜猪很阔错的将盘中的食物倒给那群猫,被一只白猫抢到了. 而食物的来源…厨师将屋内的奖杯,抽屉塞进一台机器就制造出来了. 在开始的这个时候, 房间内的东西还很多(食物很多), 猪也很阔绰, 时常丢一些食物给猫,但是毕竟猫多,而食物少,猫与猫之间难免冲突.一只黑猫跟着一颗食物掉倒桌子下的食物,桌子下是从未有其它猫去过的,但是为了活,跟着爬到桌布下,那只猫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六只猪被铁索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看到这一幕的黑猫立即被消灭了. 厨师继续用房间内的东西制造食物,那些猪依旧贪婪的吃着,而猫继续为了生活抢夺猪卸下的盘子中的残渣. 拆外墙,吊灯,逐渐资源开始耗尽. 食物减少,这些猪自己吃都有点不够了, 也不再管下面的猫了. 主事猪把围在身边的猫驱赶开了,那些猫又去围住眼镜猪,眼镜猪掏出一只玩具老鼠把猫引开了. 当最后一盘食物送上餐桌,这些猪也不顾绅士了,直接用手去抓食物. 在没有食物后,这些猪开始拿着刀叉捶打桌面,怎么能没有食物了? 但是现实是,厨师这边再也不能制作出食物了,没有原料了. 这些猪看清了现实,不得不开始面对,然后不再是原来绅士的形象,舔食,啃食餐盘. 而那群猫也饿着,突然有一只黑猫跳上桌面,舔食盘子,一只猪见此直接将它扔下去.然后又有源源不断地猫跳上去,所有猫都跳上桌面, 汇聚变成了一只老虎,先吃掉了假发猪,因为桌下这些猪都被铁链捆绑在一起,跑也跑不掉,然后老虎依次把其它几只猪吃掉了.然后老虎躺在桌上开始酣睡,躲在一旁地厨师此时出来,拿着一把刀杀死了老虎,并从虎肚子里取出一堆小猫,并将这些小猫带到另外一间屋子,这时,小猫中又有6只变成了猪,身着西装的猪绅士地坐着开始享受美食,而其它小猫则在桌下…一切重新开始

在片段的开头有一句话,Those who eat their fill speak to the hungry Of wonderful times to come" ------- Bertolt Brecht

片中的猪代表的应该是权贵阶级,既得利益者,对应的身份见前面.房间里的各种东西,代表一个国家的各种资源,资源丰富时,猪之间和和气气,也给大气的给那些猫分食物,这些猫也不会有怨言,为了生活为了家庭苦一点,累一点也好. 有一只黑猫因为跟随一颗食物,试图前往桌下那个未知的世界,结果缺发现了那些猪代表的权贵背后的利益铁索,这只黑猫消失了. 后面资源越来越少,这些猫试图祈求食物,为了防止继续发酵严重,眼镜猪代表的记者,用玩具老鼠引走了猫,控制了舆论. 最后资源枯竭了,再也没有食物了,这些猪开始舔盘子,吃盘子. 而桌下的猫以前还有食物可以和其它猫争抢,现在是没有吃的了,又是一只黑猫冲在前面,跳上了桌子,很快这个暴乱被平息了,一只猪把它扔下了桌子. 然而真正的大暴乱开始了,猫一只一只的都跳上了桌子,变成了一只凶恶的老虎,把这些权贵一个一个的消灭掉,然后安详地睡了. 厨师把老虎杀死了,从它地肚子里取出了一群小猫. 并将这些小猫放到了另外一间全新地房间,有6只猫也变成了6绅士猪. 这个过程就是,底层不满地平民聚集起来反抗统治阶层,并将他们消灭了,然后建立新的统治阶级,曾经参与起义的人中精英成为了新的统治者,于是循环又开始了.

在西方文化中,猪代表的是肮脏,贪婪,邪恶,应该也是这里用猪这个形象的原因


2021/1/17

先描述我注意到的现象: 从我弟弟五六岁开始,那时候他在上幼儿园,我就开始严格管控. 让他接触一些简单英语, 每天让他写几个字,从常用3500汉字中按笔画排序写着走(现在想了想,当时量确实有点大了),以及管控电视电脑,不让玩手机. 从我的本意来看,是希望他能更"优秀", 现在在上小学二年级,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是满分,平时考试也是. 但是性格中其实有问题的,这中间那段时间: 他在家看电视, 那会我高中, 好几次我放学回家,他一听到我的回来的动静就立即关电视. 有次我准备悄悄走向他的房间, 但是他也听到了动静, 等我进去的时候看似一切正常,但是其实很明显,他在玩手机,把手机藏起来了,我问他是不是在玩手机,他不承认,我就直接强行给拿出来了,一看多任务管理,就看到了他刚才在玩QQ小程序的游戏,我就想到了,用TIM换QQ(当时疫情爆发,我弟弟在家学习需要用手机,然后要通过QQ看作业),TIM是不支持小程序的一样也能用QQ的聊天功能,其实也应该是治标不治本.
在差不多我权威式管理下,他变得畏惧我. 当他做了"错事"后, 我问他,他会本能的撒谎,不承认,就算客观上确实很明显可以看出来. 我也想了想我小时候,似乎也是这样,在做错事后,害怕父母责罚,不承认,逃避. 我的教育方式或许就是错的,这次大二放假回来,我是打算改变方式,不再用那种严格的管理. 以往我在家,他经常会蹑手蹑脚,比如完成作业达到要求后,可以允许看电视,他依然会拘谨的看我的眼神. 这绝不是正常的状态,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容易抑制他的个人idea,变得胆怯,不敢表达自己.

(哎,写文少了点,我自己都感觉不通畅,有点文不达意)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权威的管控下, 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畏缩, 也不敢说实话)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579994/article/details/112644713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