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多态:定义时的类型和运行时的类型不一样,此时就成为多态 ,多态的概念是应用于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而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鸭子类型:虽然我想要一只"鸭子",但是你给了我一只鸟。 但是只要这只鸟走路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游泳也像鸭子,我就认为这是鸭子。
Python的多态,就是弱化类型,重点在于对象参数是否有指定的属性和方法,如果有就认定合适,而不关心对象的类型是否正确。
Python伪代码实现Java或C#的多态
class F1(object):
def show(self):
print('F1.show')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S2.show')
#由于在Java或C#中定义函数参数时,必须指定参数的类型# 为了让Func函数既可以执行S1对象的show方法,又可以执行S2对象的show方法,# 所以在def Func的形参中obj的类型是 S1和S2的父类即F1# # 而实际传入的参数是:S1对象和S2对象
def Func(F1 obj):
"""Func函数需要接收一个F1类型或者F1子类的类型"""
print(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1类的对象 s1_obj,执行 S1 的show方法,结果:S1.show
s2_obj = S2()
Func(s2_obj) # 在Func函数中传入Ss类的对象 ss_obj,执行 Ss 的show方法,结果:S2.show
通俗点理解:定义obj这个变量是说的类型是:F1的类型,但是在真正调用Func函数时给其传递的不一定是F1类的实例对象,有可能是其子类的实例对象,
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多态
Python “鸭子类型”
class F1(object):
def show(self):
print('F1.show')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S2.show')
def Func(obj):
# python是弱类型,即无论传递过来的是什么,obj变量都能够指向它,这也就没有所谓的多态了(弱化了这个概念)
print(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领取更多资料可以私信哦~~
转载:https://blog.csdn.net/leboxy/article/details/110484024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