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有意思的 Node.js 内存泄漏问题

490人阅读  评论(0)

作者:elvinpeng,腾讯 WXG 前端开发工程师

Node.js 使用的是 V8 引擎,会自动进行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GC),因而写代码的时候不需要像 C/C++ 一样手动分配、释放内存空间,方便不少,不过仍然需要注意内存的使用,避免造成内存泄漏(Memory Leak)。

内存泄漏往往非常隐蔽,例如下面这段代码你能看出来是哪儿里有问题吗?


   
  1. let theThing = null;
  2. let replaceThing = function() {
  3.    const newThing = theThing;
  4.    const unused = function() {
  5.      if (newThing) console.log( "hi");
  6.   };
  7.    // 不断修改引用
  8.   theThing = {
  9.     longStr:  new Array( 1e8).join( "*"),
  10.     someMethod: function() {
  11.       console.log( "a");
  12.     },
  13.   };
  14.    // 每次输出的值会越来越大
  15.   console.log(process.memoryUsage().heapUsed);
  16. };
  17. setInterval(replaceThing,  100);

如果可以的话,欢迎加入我们微信支付境外团队,一起不断追求卓越。如果暂时看不出来的话,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文章的前半部分会先介绍一些理论知识,然后再举一个定位内存泄漏的例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先看看 这个例子

整体结构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 Node.js 的常驻内存(Resident Set)分为堆和栈两个部分,具体为:
    • 指针空间(Old pointer space):存储的对象含有指向其它对象的指针。

    • 数据空间(Old data space):存储的对象仅含有数据(不含指向其它对象的指针),例如从新生代移动过来的字符串等。

    • 新生代(New Space/Young Generation):用来临时存储新对象,空间被等分为两份,整体较小,采用 Scavenge(Minor GC) 算法进行垃圾回收。

    • 老生代(Old Space/Old Generation):用来存储存活时间超过两个 Minor GC 时间的对象,采用 标记清除 & 整理(Mark-Sweep & Mark-Compact,Major GC) 算法进行垃圾回收,内部可再划分为两个空间:

    • 代码空间(Code Space):用于存放代码段,是唯一的可执行内存(不过过大的代码段也有可能存放在大对象空间)。

    • 大对象空间(Large Object Space):用于存放超过其它空间对象限制(Page::kMaxRegularHeapObjectSize)的大对象(可以参考这个 V8 Commit),存放在此的对象不会在垃圾回收的时候被移动。

    • ...

  • 栈:用于存放原始的数据类型,函数调用时的入栈出栈也记录于此。

栈的空间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开发者无需过于关心;堆的空间由 V8 引擎进行管理,可能由于代码问题出现内存泄漏,或者长时间运行后,垃圾回收导致程序运行速度变慢。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代码简单的观察 Node.js 内存使用情况:


   
  1. const format = function (bytes) {
  2.    return  `${(bytes / 1024 / 1024).toFixed(2)} MB`;
  3. };
  4. const memoryUsage = process.memoryUsage();
  5. console.log(JSON.stringify({
  6.     rss: format(memoryUsage.rss),  // 常驻内存
  7.     heapTotal: format(memoryUsage.heapTotal),  // 总的堆空间
  8.     heapUsed: format(memoryUsage.heapUsed),  // 已使用的堆空间
  9.     external: format(memoryUsage.external),  // C++ 对象相关的空间
  10. }, null,  2));

external 是 C++ 对象相关的空间,例如通过 new ArrayBuffer(100000); 申请一块 Buffer 内存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 external 空间的增加。

可以通过下列参数调整相关空间的默认大小,单位为 MB:

  • --stack_size 调整栈空间

  • --min_semi_space_size 调整新生代半空间的初始值

  • --max_semi_space_size 调整新生代半空间的最大值

  • --max-new-space-size 调整新生代空间的最大值

  • --initial_old_space_size 调整老生代空间的初始值

  • --max-old-space-size 调整老生代空间的最大值

其中比较常用的是 --max_new_space_size--max-old-space-size

新生代的 Scavenge 回收算法、老生代的 Mark-Sweep & Mark-Compact 算法相关的文章已经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例如这篇文章讲的不错 Node.js 内存管理和 V8 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泄漏

由于不当的代码,有时候难免会发生内存泄漏,常见的有四个场景:

  1. 全局变量

  2. 闭包引用

  3. 事件绑定

  4. 缓存爆炸

接下来分别举个例子讲一讲。

全局变量

没有使用 var/let/const 声明的变量会直接绑定在 Global 对象上(Node.js 中)或者 Windows 对象上(浏览器中),哪怕不再使用,仍不会被自动回收:


   
  1. function test() {
  2.   x =  new Array( 100000);
  3. }
  4. test();
  5. console.log(x);

这段代码的输出为 [ <100000 empty items> ],可以看到 test 函数运行完后,数组 x 仍未被释放。

闭包引用

闭包引发的内存泄漏往往非常隐蔽,例如下面这段代码你能看出来是哪儿里有问题吗?


   
  1. let theThing = null;
  2. let replaceThing = function() {
  3.    const newThing = theThing;
  4.    const unused = function() {
  5.      if (newThing) console.log( "hi");
  6.   };
  7.    // 不断修改引用
  8.   theThing = {
  9.     longStr:  new Array( 1e8).join( "*"),
  10.     someMethod: function() {
  11.       console.log( "a");
  12.     },
  13.   };
  14.    // 每次输出的值会越来越大
  15.   console.log(process.memoryUsage().heapUsed);
  16. };
  17. setInterval(replaceThing,  100);

运行这段代码可以看到输出的已使用堆内存越来越大,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因为 在目前的 V8 实现当中,闭包对象是当前作用域中的所有内部函数作用域共享的,也就是说 theThing.someMethod 和 unUsed 共享同一个闭包的 context,导致 theThing.someMethod 隐式的持有了对之前的 newThing 的引用,所以会形成 theThing -> someMethod -> newThing -> 上一次 theThing ->... 的循环引用,从而导致每一次执行 replaceThing 这个函数的时候,都会执行一次 longStr: new Array(1e8).join("*"),而且其不会被自动回收,导致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大,最终内存泄漏。

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巧妙的解决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块级作用域,将 newThing 的声明、使用与外部隔离开,从而打破共享,阻止循环引用。


   
  1. let theThing = null;
  2. let replaceThing = function() {
  3.   {
  4.      const newThing = theThing;
  5.      const unused = function() {
  6.        if (newThing) console.log( "hi");
  7.     };
  8.   }
  9.    // 不断修改引用
  10.   theThing = {
  11.     longStr:  new Array( 1e8).join( "*"),
  12.     someMethod: function() {
  13.       console.log( "a");
  14.     },
  15.   };
  16.   console.log(process.memoryUsage().heapUsed);
  17. };
  18. setInterval(replaceThing,  100);

这里通过 { ... } 形成了单独的块级作用域,而且在外部没有引用,从而 newThing 在 GC 的时候会被自动回收,例如在我的电脑运行这段代码输出如下:


   
  1. 2097128
  2. 2450104
  3. 2454240
  4. ...
  5. 2661080
  6. 2665200
  7. 2086736 // 此时进行垃圾回收释放了内存
  8. 2093240

事件绑定

事件绑定导致的内存泄漏在浏览器中非常常见,一般是由于事件响应函数未及时移除,导致重复绑定或者 DOM 元素已移除后未处理事件响应函数造成的,例如下面这段 React 代码:


   
  1. class Tes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2. componentDidMount() {
  3. window.addEventListener( 'resize', function() {
  4. // 相关操作
  5. });
  6. }
  7. render() {
  8. return <div>test component</div>;
  9. }
  10. }

<Test /> 组件在挂载的时候监听了 resize 事件,但是在组件移除的时候没有处理相应函数,假如 <Test /> 的挂载和移除非常频繁,那么就会在 window 上绑定很多无用的事件监听函数,最终导致内存泄漏。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避免这个问题:


   
  1. class Tes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2. componentDidMount() {
  3. window.addEventListener( 'resize', this.handleResize);
  4. }
  5. handleResize() { ... }
  6. componentWillUnmount() {
  7.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 'resize', this.handleResize);
  8. }
  9. render() {
  10. return <div>test component</div>;
  11. }
  12. }

缓存爆炸

通过 Object/Map 的内存缓存可以极大地提升程序性能,但是很有可能未控制好缓存的大小和过期时间,导致失效的数据仍缓存在内存中,导致内存泄漏:


   
  1. const cache = {};
  2. function setCache() {
  3.   cache[Date.now()] =  new Array( 1000);
  4. }
  5. setInterval(setCache,  100);

上面这段代码中,会不断的设置缓存,但是没有释放缓存的代码,导致内存最终被撑爆。

如果的确需要进行内存缓存的话,强烈建议使用 lru-cache 这个 npm 包,可以设置缓存有效期和最大的缓存空间,通过 LRU 淘汰算法来避免缓存爆炸。

内存泄漏定位实操

当出现内存泄漏的时候,定位起来往往十分麻烦,主要有两个原因:

  1. 程序开始运行的时候,问题不会立即暴露,需要持续的运行一段时间,甚至一两天,才会复现问题。

  2. 出错的提示信息非常模糊,往往只能看到 heap out of memory 错误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两个工具来定问题:Chrome DevTools 和 heapdumpheapdump 的作用就如同它的名字所说 - 将内存中堆的状态信息生成快照(snapshot)导出,然后我们将其导入到 Chrome DevTools 中看到具体的详情,例如堆中有哪些对象、占据多少空间等等。

接下来通过上文中闭包引用里内存泄漏的例子,来实际操作一把。首先 npm install heapdump 安装后,修改代码为下面的样子:


   
  1. // 一段存在内存泄漏问题的示例代码
  2. const heapdump = require( 'heapdump');
  3. heapdump.writeSnapshot( 'init.heapsnapshot'); // 记录初始内存的堆快照
  4. let i = 0; // 记录调用次数
  5. let theThing = null;
  6. let replaceThing = function() {
  7. const newThing = theThing;
  8. let unused = function() {
  9. if (newThing) console.log( "hi");
  10. };
  11. // 不断修改引用
  12. theThing = {
  13. longStr: new Array( 1e8).join( "*"),
  14. someMethod: function() {
  15. console.log( "a");
  16. },
  17. };
  18. if (++i >= 1000) {
  19. heapdump.writeSnapshot( 'leak.heapsnapshot'); // 记录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存的堆快照
  20. process.exit( 0);
  21. }
  22. };
  23. setInterval(replaceThing, 100);

在第 3 行和第 22 行,分别导出了初始状态的快照和循环了 1000 次后的快照,保存为 init.heapsnapshotleak.heapsnapshot

然后打开 Chrome 浏览器,按下 F12 调出 DevTools 面板,点击 Memory 的 Tab,最后通过 Load 按钮将刚刚的两个快照依次导入:

mark

导入后,在左侧可以看到堆内存有明显的上涨,从 1.7 MB 上涨到了 3.1 MB,几乎翻了一倍: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步骤了,点击 leak 快照,然后将其与 init 快照进行对比:

右侧红框圈出 来了两列:
  • Delta:表示变化的数量

  • Size Delta:表述变化的空间大小

可以看到增长最大的前两项是 拼接的字符串(concatenated string )闭包(closure),那么我们点开来看看具体有哪些:


从这两个图中,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主要是 theThing.someMethod 这个函数的闭包上下文和 theThing.longStr 这个很长的拼接字符串造成的内存泄漏,到这里问题就基本定位清楚了,我们还可以点击下方的 Object 模块来更清楚的看一下调用链的关系:


图中很明显的看出来,内存泄漏原因就是因为 newTHing <- 闭包上下文 <- someMethod <- 上一次 newThing 这样的链式依赖关系导致内存的快速增长。图中第二列的 distance 表示的是该变量距离根节点的距离,因而最上级的 newThing 是最远的,表示的是下级引用上级的关系。

参考文章

  1. Visualizing memory management in V8 Engine

  2. Github - 内存泄漏的例子

  3. ali node - 正确打开 Chrome devtools


转载:https://blog.csdn.net/Tencent_TEG/article/details/108138254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