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道分类与模型
1、狭义信道:信号传输介质
2、广义信道:信号传输介质和通信系统的一些变换装置
- 调制信道:信号从调制器的输出端传输到解调器的输入端经过的部分
- 编码信道:数字信号由编码器输出端传输到译码器输入端经过的部分
二、信道传输特性
1、恒参信道:各种有线信道和部分无线信道,传输特性变化小、缓慢,如微波视线传播链路和卫星链路等
- 对信号幅值产生固定的衰减
- 对信号输出产生固定的时延
2、随参信道:传输特性随时间随机快速变化
- 信号的传输衰减随时间随机变化
- 信号的传输时延随时间随机变化
- 存在多径传播现象
三、信道容量
1、连续信道容量
-
理想无噪声信道的信道容量,奈奎斯特公式:
C=2Blog2M
-
有噪声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香农公式:
C=Blog2(1+S/N)
(S/N)dB=10*log10(S/N)
四、基带传输
- 模拟基带信号:模拟信源发出的原始电信号
- 数字基带信号:数字信源发出的基带信号
模拟基带信号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转换为数字基带信号
- 基带传输:直接在信道中传送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信号码型:单级不归零码、双极不归零码、单级归零码、双极归零码、差分码
-
基带传输码
-
AMI码——信号交替反转码
零电平编码二进制信息0,二进制信息1则交替用正电平和负电平表示
-
双相码——曼彻斯特码
正(高)电平跳到负(低)电平表示1,负电平跳到正电平表示0
-
米勒码、CMI码、nBmB码、nBmT码
-
五、频带传输
1、基本概念
-
数字调制
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些特征参量,使载波信号的这些参量的变化反映数字基带信号的信息,进而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通带信号的过程
-
键控法
利用两种不同的幅值、频率或相位来分别表示0或1
2、三种调制方式
- 二进制数字调制
- 二进制幅移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差分相移键控
- 多进制数字调制
- 正交幅值调制QAM
六、物理层接口
- 四大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 机械特性:通信实体间硬件连接接口的机械特点
- 电气特性: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
- 功能特性:物理接口各条信号线的用途
- 规程特性:通信协议,指明利用接口传输比特流的全过程,以及各项用于传输的事件发生的合法顺序
- 物理层接口规范定义DTE和DCE之间的接口特性
- DTE:数据终端设备
- DCE: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转载:https://blog.csdn.net/Allure_07/article/details/106146640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