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带你认识数据结构中的堆,并实现一个堆

386人阅读  评论(0)

一,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实现堆的必备知识)

1.存储方式

使用数组保存二叉树结构,方式即将二叉树用层序遍历方式放入数组中。
一般只适合表示完全二叉树,因为非完全二叉树会有空间的浪费。
这种方式的主要用法就是堆的表示

2.下标关系(自己可以借助数组进行推导)

已知双亲(parent)的下标,则:
左孩子(left)下标 = 2 * parent + 1;
右孩子(right)下标 = 2 * parent + 2;
已知孩子(不区分左右)(child)下标,则:
双亲(parent)下标 = (child - 1) / 2;

二,堆

1.概念

  1. 堆逻辑上是一棵完全二叉树
  2. 堆物理上是保存在数组中
  3. 满足任意结点的值都大于其子树中结点的值,叫做大堆,或者大根堆,或者最大堆
  4. 反之,则是小堆,或者小根堆,或者最小堆

2.向下调整

前提:左右子树必须已经是一个堆,才能调整。

说明:
1.array 代表存储堆的数组
2. size 代表数组中被视为堆数据的个数
3. index 代表要调整位置的下标
4. parent 代表 父节点
5. child代表 孩子节点
过程(以建小堆为例)
1.index指向父节点
2.通过父节点找到左子树的位置
3.找到当前父节点的左右子树中较小的与父节点交换
4.重复向下执行
代码:

//向下调整
//通过size指定array中哪些元素是有效的堆元素
//index表示从哪个位置的下标开始调整
//左右子树都是堆才能进行调整
public static void shiftDown(int[] array, int size,int index ){
    int parent  = index;
    int child = 2 * parent + 1;//通过parent找到child的下标
    while(child < size){
        //比较左右子树找到较小值
        if(child + 1 < size && array[child+1] < array[child] ){
            child = child + 1;
        }
        //经过上面的比较已经不知道child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了
        //但是child下标一定对应左右子树中的较小值下标

        //拿child位置元素与parent位置元素比较
        if(array[child] < array[parent]){  //不符合就交换父子节点
            int temp = array[child];
            array[child] = array[parent];
            array[parent] = temp;
        } else {
            //调整完毕,不需要再调整
            break;
        }
        //更新parent和child节点,处理下一层数据
        parent = child;
        child = 2 * parent + 1;
    }
}

3.向上调整

说明
1.array 代表存储堆的数组
2. size 代表数组中被视为堆数据的个数
3. index 代表要调整位置的下标
4. parent 代表 父节点
5. child代表 孩子节点

过程:
1.index指向孩子节点,即刚开始要调整的位置元素
2.通过比较child与parent,如果不满足条件就交换位置
3.重复向上执行
代码:

private static void shiftUp(int[] array,int index){
    int child = index;
    int parent = (child - 1)/2;
    while(child > 0){
        if(array[parent] < array[child]){
            //当前不符合大堆结构,就进行调整
            int temp = array[parent];
            array[parent] = array[child];
            array[child] = temp;
        } else{
            break;//发现当前父节点比子节点大,这时说明整个数组已经符合堆的要求了
        }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1)/2;
    }
}

4.建堆

此处以小堆为例(使用向下调整)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Heap {
    //向下调整
    //通过size指定array中哪些元素是有效的堆元素
    //index表示从哪个位置的下标开始调整
    //左右子树都是堆才能进行调整
    public static void shiftDown(int[] array, int size,int index ){
        int parent  = index;
        int child = 2 * parent + 1;//通过parent找到child的下标
        while(child < size){
            //比较左右子树找到较小值
            if(child + 1 < size && array[child+1] < array[child] ){
                child = child + 1;
            }
            //经过上面的比较已经不知道child是左子树,还是右子树了
            //但是child下标一定对应左右子树中的较小值下标

            //拿child位置元素与parent位置元素比较
            if(array[child] < array[parent]){  //不符合就交换父子节点
                int temp = array[child];
                array[child] = array[parent];
                array[parent] = temp;
            } else {
                //调整完毕,不需要再调整
                break;
            }
            //更新parent和child节点,处理下一层数据
            parent = child;
            child = 2 * parent + 1;
        }
    }
    //建堆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Heap(int[] array, int size){
        for(int i = (size - 1 - 1)/2; i >= 0; i --){
           shiftDown(array,size,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9,5,2,7,3,6,8};
        creatHeap(array,array.length);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ay));
    }
}

运行结果:


转载:https://blog.csdn.net/qq_45691220/article/details/105940703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