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此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使用陆地表面和移动平台模拟两个场景来对雷达高度计进行建模并测量性能。您 将 了解 如何 使用 和 自定义 信号 处理 器 类 来 构建 波形 级 高度 计 模型。您还将了解如何通过从导入的高程数据文件生成 a 和具有导入的飞行轨迹来构建 a。最后, 您 将 了解 如何 仿真 雷达 场景 来 测量 雷达 高度 计 的 性能。
二、雷达参数定义
飞机具有雷达高度计,以确定当地地形上方的高度,如下图所示。雷达高度计通常在 4.3 GHz 频率下工作,并使用 FMCW 或脉冲波形。这些雷达通常具有非常宽的波束宽度(40 - 60度),以便在飞机俯仰和横滚角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波动时提供准确的高度估计。
高度计模型使用雷达高度计建议书ITU文件[2]表1中描述的第一个高度计的参数。
三、创建雷达高度计模型
雷达高度计模型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组件是 .该组件模拟高度计处波形的传输和地面回波的接收。第二个组件是为此示例创建的自定义组件。该组件获取由 生成的 IQ 样本,并执行计算高度所需的信号处理。
3.1 天线设计
A 用于对高度计天线元件进行建模。该天线元件的理想天线方向图没有旁瓣,但足以满足本仿真的目的。
3.2 波形设计
高度计通常使用 FMCW 技术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测量短距离的能力、高范围精度和低功耗要求,如 [1] 中所述。因此,此示例使用三角形 FMCW 波形。
FMCW雷达的一个关键处理步骤是降压。去信号是将发射波形与接收信号混合的过程。为了使降频在仿真中正常工作,波形的采样频率必须至少为信号带宽。仿真在这方面与现实世界不同,因为在真实的接收器中,降噪发生在模拟域中。FMCW接收器中的A/D采样速率只需要足够高即可捕获衰减信号的带宽,远低于信号带宽。
因此,本仿真使用了两种采样率。称为波形的第一个采样率基于波形带宽,用于生成 IQ 并抑制信号。称为 的第二个采样率基于衰减信号中的最大预期拍频。降频后,对信号进行下采样,以执行其余的信号处理任务。
要生成波形,请首先计算扫描斜率并设置基于带宽的 。波形的采样率不完全是带宽,因为波形采样率乘以扫描时间必须是整数,仿真才能正常工作。计算出扫描时间和波形采样率后,创建FMCW波形。
3.3 创建雷达收发器
现在,天线和波形已经创建,可以完全建模。radarTransceiver
使用先前定义的系统参数和上一节中计算的所选采样率创建发射器和接收器。
创建 .设置安装角度,使高度计朝北、东、下 (NED) 参考系中的表面。
3.4 创建信号处理器
从 信号处理器使用这些样本来解码接收到的信号。
绘制波形的频谱图,以确保它符合三角形FMCW波形的预期。
IQ 数据在降频后由信号处理器下采样到 。te 必须至少是最大拍频的两倍。最大搏动频率是最大距离延迟频率和最大多普勒频移频率之和。计算最大拍频和接收机采样率。
自定义类表示此示例中的高度计信号处理器。生成所有必需的输入后,请创建 .该信号处理器的概念将在后面的部分中详细讨论。
四、创建具有陆地表面的雷达方案
高度计模型的模拟由安装在平台上的高度计组成,该平台在陆地表面上具有飞行轨迹。方案设置的第一部分是从导入的高程数据创建。此高程数据是从数字地形高程数据 (DTED) 文件生成的,该文件包含来自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真实世界地形数据。
4.1初始化雷达方案
在添加 和 之前初始化 。并参考轨迹的开始和停止时间。控制模拟使用的时间步长的大小。此值设置为 5 秒,而不是默认更新速率,以加快模拟速率。如果未设置,则默认更新速率将是雷达的 PRF。
4.2 生成曲面和杂波
加载高程数据以生成感兴趣边界中的表面。土地的反射率是使用APL模型创建的,该模型支持城市环境中的90度掠角。飞行轨迹的坐标用于选择表面的边界。a 和 添加到雷达场景中,以随着模拟的进行生成地面反射的 IQ 数据。
五、着陆场景模拟
高度计性能要求随高度而变化,随着飞机横滚角的变化,高度计必须继续提供准确的高度信息。为了验证高度计是否满足这些要求,将模拟着陆场景和银行场景。首先讨论登陆场景,然后讨论银行场景。
5.1 生成飞行轨迹
着陆场景使用飞机接近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真实飞行轨迹。设置模拟的最后一步是将高度计作为传感器和使用着陆轨迹的轨迹添加到platformradarScenarioradarTransceiver
下面的动画可视化了着陆场景。执行以下代码行以生成动画。
5.2 运行模拟
首先设置随机数生成器种子以获得可重现的结果,并设置容器以在模拟过程中存储数据。
设置变量后,运行模拟,计算每一步的测量高度、真实高度和横滚角。
5.3 分析高度计信号处理器接地检测算法
FMCW雷达通过用发射信号降低接收到的信号并测量衰减信号的拍频来确定目标的范围和速度。本节讨论高度计信号处理器的功能,然后再查看高度计在着陆场景中的整体性能。该类包含信号处理器的逻辑。使用着陆场景模拟第一步中的数据来分析地面检测算法。
信号处理算法的第一步是通过将接收信号与已知的发射信号混合来减少接收信号。衰减信号的频率与目标的范围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是接地。信号被降准后,信号处理器使用已知的扫描斜率将频率值转换为范围值。此处理步骤由 中的对象处理。下图说明了上扫描和下扫描信号的距离响应,即接收信号的大小与范围的关系.
上图显示,在这个高度计返回的能量分布在~30米处。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目标是具有大RCS的地面,并且高度计使用较大的波束宽度。雷达高度计的地面探测算法应不同于用于定位飞机等小目标的算法,因为地面返回发生在很宽的范围内,并且选择检测中心或具有最大幅度的检测可能会引入测量误差。因此,地面检测算法在最低范围内查找检测,并使用它来估计高度。
CFAR算法用于使用最小的单元平均技术生成检测,以选择杂波返回边缘的检测。通过使用 1e-7 的误报率来限制检测次数。下图显示了信号的距离响应以及信号处理器中的 CFAR 算法发现的检测。
应用检测算法后,将使用最低范围的检测来估计飞机高度。此处理步骤假设飞机的高度是飞机与地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下图显示了选择用于估计上扫和下扫信号的高度的范围。
多普勒频移对高度估计的影响通过平均上扫和下扫高度来消除。高度计算法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将测量的高度与地面真实高度进行比较来检查。对于第一个模拟步骤,估计值为距地面真实距离的~1 m。
5.4 着陆场景性能
着陆方案测量高度计模型在杂波返回的范围分布和返回的功率水平变化时继续产生良好结果的能力。在较高的海拔高度,返回发生在比较低海拔更宽的范围和更低的功率水平上。
下图显示了最高和最低高度数据点的距离响应。请注意功率的差异以及范围响应的宽度。着陆场景测试高度计满足性能要求的能力,因为返回的信号在形状和功率上变化很大。
以下两个图可视化了飞机高度变化时的高度计性能。第一个图显示了着陆场景持续时间内的高度计高度和真实高度叠加在 [1] 得出的精度要求之上。第二张图显示了整个着陆场景中的高度误差与 [1] 得出的精度要求相比。
总体而言,建模的高度计满足着陆场景 [1] 中列出的性能要求。在~180 m处有一个点,就误差幅度而言,它似乎是一个异常值。此错误将在后面的部分中讨论。
六、场景模拟
雷达高度计必须随着飞机横滚和俯仰角的变化而继续满足性能要求。模拟飞机横滚角变化的场景以评估此功能。
6.1 生成飞行轨迹并更新雷达场景
辅助函数通过修改着陆轨迹以具有恒定的高度和在天线的正负 1/2 波束宽度之间变化的横滚角,为飞机倾斜场景生成飞行轨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简单起见,尽管飞机横滚发生变化,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创建银行轨迹后,场景将重新启动,平台的飞行轨迹将更新为使用银行轨迹而不是着陆轨迹。
以下动画可视化了银行方案。执行以下代码行以生成动画。
6.2 运行模拟
现在运行模拟,因为场景中的平台遵循银行飞行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帮助程序函数运行模拟,因为使用了完全相同的代码块来模拟登陆方案。
6.3 场景性能
银行方案测量高度计模型在杂波返回的形状因飞机横滚角而变化时继续产生良好结果的能力。当飞机具有高横滚角时,最低点位于光束足迹的边缘,光束足迹覆盖更大的区域。当飞机的横滚角较低时,最低点位于光束足迹的中心,光束足迹覆盖较小的区域。
下图显示了飞机横滚角处于最高(20 度)与最低(1 度)时的距离响应。请注意,与最高横滚角情况相比,当横滚角较低时,最大范围响应功率更大,范围分布更窄。
以下两个图显示了飞机横滚角变化时的高度计性能。再次在同一图表上绘制测量高度和真实高度,以及从 [1] 得出的高度计的可接受误差限值。此外,绘制测量误差以及可接受的误差限值。在这种情况下,横滚角度是自变量。
高度计的性能满足 [1] 中所述的要求,因为飞机滚动和信号返回的形状发生变化。在误差幅度方面,0度附近有几个点似乎是异常值,将在下一节中讨论。
七、结果讨论
高度计在着陆和倾斜场景的模拟中满足 [1] 中描述的性能要求。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测量误差特别高的点,表明仍然可以对这种高度计设计进行改进。
如前所述,使用最小的单元平均CFAR算法检测地面,以选择杂波回波边缘的点。最短距离检测用于估计飞机高度。当未对杂波返回的前缘进行检测时,会发生较大的错误。下图显示了从着陆方案中误差最大的点开始的杂波返回,除了检测之外,还有检测结果。
在上图中,使用实现的CFAR算法在杂波返回结束时的下扫描范围响应中仅观察到单个检测。这导致相对较高的测量误差。在银行场景中误差较大的点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模式。这表明可以通过微调地面检测算法对高度计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八、总结
此示例对一个简单的雷达高度计进行建模,并使用表面杂波作为目标来确定飞机高度。该示例首先从生成 IQ 数据的收发器和根据 IQ 数据生成地面距离估计的信号处理器构建雷达高度计模式。然后,模拟两个雷达场景,并测量高度计在两种场景中的性能。
九、参考文献
[1]Operational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tection Criteria of Radio Altimeters Utilizing the Band 4200-4400 MHz. Recommendation, M.2059-0, ITU-R, Feb. 2014, https://www.itu.int/dms_pubrec/itu-r/rec/m/R-REC-M.2059-0-201402-I!!PDF-E.pdf.
十、程序
下载链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5770896/87423272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70896/article/details/128908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