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道的博客

数据挖掘(五) k-means

319人阅读  评论(0)

1.聚类的概念

对于有标签的数据,我们进行有监督学习,常见的分类任务就是监督学习;而对于无标签的数据,我们希望发现无标签的数据中的潜在信息,这就是无监督学习。聚类,就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它的概念是: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一个簇中,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同时不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的差异性也尽可能地大。即聚类后同一类的数据尽可能聚集到一起,不同数据尽量分离。

2.聚类算法的分类

聚类算法有很多种分法,常见的分类方法有:

  1. 基于划分的聚类:聚类目标是使得类内的点足够近,类间的点足够远,常见的如k-means及其衍生算法
  2. 基于密度的聚类:当邻近区域的密度超过某个阈值,则继续聚类,如DBSCAN; OPTICS
  3. 层次聚类:包括合并的层次聚类,分裂的层次聚类,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二叉树的生成和分裂过程。
  4. 基于图的聚类: 通过建图来进行聚类,这是聚类算法中的大头,很多较新的聚类算法都有图聚类的思想。

更多的分类可以参考sklearn文档中关于聚类的划分

3.性能度量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都需要对任务进行评价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优化,聚类的性能度量主要有一下两种。

  • 外部指标:是指把算法得到的划分结果跟某个外部的“参考模型”(如专家给出的划分结果)比较。其实质就是分析分错了和分对了的比例来衡量聚类效果
  • 内部指标:是指直接考察聚类结果,不利用任何参考模型的指标。例如轮廓系数:衡量了每个簇中的紧凑度,以及簇间的距离。当每个簇中距离越紧凑,每个簇间距离越远则认为聚类效果优秀。

4.距离计算

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个体间差异的大小,进而评价个体的相似性和类别。

  • 欧式距离(2-norm距离):欧氏距离是最易于理解的一种距离计算方法,源自欧氏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x , y ) = Σ k = 1 n ( x k − y k ) 2 d(x,y)=\sqrt{\Sigma_{k=1}^n (x_k-y_k)^2} d(x,y)=Σk=1n(xkyk)2

  • 曼哈顿距离(Manhattan distance, 1-norm距离):曼哈顿距离也称为街区距离,是数学中比较常用的距离度量之一,用以表示标准坐标系下两点之间的轴距和。计算公式如下:
    d ( x , y ) = Σ k = 1 n ∣ x k − y k ∣ d(x,y)=\Sigma_{k=1}^n \left|x_k-y_k\right| d(x,y)=Σk=1nxkyk

  • 切比雪夫距离:切比雪夫距离和曼哈顿距离类似,但其采用的是两点之间的最大轴距。
    d ( x , y ) = lim ⁡ n → ∞ ( Σ k = 1 n ( ∣ x k − y k ∣ ) r ) 1 r = m a x k ( ∣ x k − y k ∣ ) d(x,y) = \lim_{n\rightarrow \infty} (\Sigma_{k=1}^n (\left|x_k-y_k\right|)^r)^\dfrac{1}{r} = max_k (\left|x_k-y_k\right|) d(x,y)=nlim(Σk=1n(xkyk)r)r1=maxk(xkyk)

  • 闵可夫斯基距离
    d ( x , y ) = ( Σ k = 1 n ( ∣ x k − y k ∣ ) r ) 1 r d(x,y)=(\Sigma_{k=1}^n (\left|x_k-y_k\right|)^r)^\dfrac{1}{r} d(x,y)=(Σk=1n(xkyk)r)r1
    式中,r是一个可变参数,根据参数r取值的不同,闵可夫斯基距离可以表示一类距离
      r = 1时,为曼哈顿距离
      r = 2时,为欧式距离
      r →∞时,为切比雪夫距离
    闵可夫斯基距离包括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都假设数据各维属性的量纲和分布(期望、方差)相同,因此适用于度量独立同分布的数据对象。

  • 余弦相似性:余弦相似度公式定义如下:
    c o s ⁡ ( x , y ) = x y ∣ x ∣ ∣ y ∣ = Σ k = 1 n x k y k Σ k = 1 n x k 2 Σ k = 1 n y k 2 cos⁡(x,y)=\dfrac{xy}{\left|x\right|\left|y\right|} = \dfrac{\Sigma_{k=1}^n x_k y_k}{\sqrt{\Sigma_{k=1}^n x_k^2} \sqrt{\Sigma_{k=1}^n y_k^2}} cos(x,y)=xyxy=Σk=1nxk2 Σk=1nyk2 Σk=1nxkyk
    余弦相似度实际上是向量x和y夹角的余弦度量,可用来衡量两个向量方向的差异。如果余弦相似度为1,则x和y之间夹角为0°,两向量除模外可认为是相同的;如果预先相似度为0,则x和y之间夹角为90°,则认为两向量完全不同。在计算余弦距离时,将向量均规范化成具有长度11,因此不用考虑两个数据对象的量值。
    余弦相似度常用来度量文本之间的相似性。文档可以用向量表示,向量的每个属性代表一个特定的词或术语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尽管文档具有大量的属性,但每个文档向量都是稀疏的,具有相对较少的非零属性值。

  • 马氏距离
    m a h a l a n o b i s ( x , y ) = ( x − y ) Σ − 1 ( x − y ) T mahalanobis(x,y)=(x-y)\Sigma^{-1}(x-y)^T mahalanobis(x,y)=(xy)Σ1(xy)T
    式中,Σ−1是数据协方差矩阵的逆。
    前面的距离度量方法大都假设样本独立同分布、数据属性之间不相关。马氏距离考虑了数据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排除了属性间相关性的干扰,而且与量纲无关。若协方差矩阵是对角阵,则马氏距离变成了标准欧式距离;若协方差矩阵是单位矩阵,各个样本向量之间独立同分布,则变成欧式距离。

    5.K-means

    本次只介绍这一种算法,剩下的大家可以参考前面的sklearn文档实现。

对于K-Means算法,首先要注意的是k值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会根据对数据的先验经验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如果没有什么先验知识,则可以通 过交叉验证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在确定了k的个数后,我们需要选择k个初始化的质心。由于我们是启发式方法,k个初始化的质心的位置选择对最后的聚 类结果和运行时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k个质心,最好这些质心不能太近。

总结下传统的K-Means算法流程就是:

  • 输入是样本隻 D = { x 1 , x 2 , … x m } D=\left\{x_{1}, x_{2}, \ldots x_{m}\right\} D={ x1,x2,xm}, 聚类的笶树 k \mathrm{k} k, 最大迭代次数 N \mathrm{N} N
  • 输出是笶划分 C = { C 1 , C 2 , … C k } C=\left\{C_{1}, C_{2}, \ldots C_{k}\right\} C={ C1,C2,Ck}
  1. 从数据集 D \mathrm{D} D 中随机选择 k \mathrm{k} k 个样本作为初始的 k \mathrm{k} k 个质心向量: { μ 1 , μ 2 , … , μ k } \left\{\mu_{1}, \mu_{2}, \ldots, \mu_{k}\right\} { μ1,μ2,,μk}
  2. 对于 n = 1 , 2 , … , N n=1,2, \ldots, \mathrm{N} n=1,2,,N
    1. 将簇划分 C \mathrm{C} C 初始化为 C t = ∅ , t = 1 , 2 … k C_{t}=\varnothing, t=1,2 \ldots k Ct=,t=1,2k
    2. 对于 i = 1 , 2 … m \mathrm{i}=1,2 \ldots \mathrm{m} i=1,2m, 计算样本 x i x_{i} xi 和各个质心向量 μ j ( j = 1 , 2 , … k ) \mu_{j}(j=1,2, \ldots k) μj(j=1,2,k) 的距离: d i j = ∥ x i − μ j ∥ 2 2 d_{i j}=\left\|x_{i}-\mu_{j}\right\|_{2}^{2} dij=xiμj22 , 将 x i x_{i} xi 标记最小的为 d i j d_{i j} dij 所对应的类别 λ i \lambda_{i} λi 。此时更 新 C λ i = C λ i ∪ { x i } C_{\lambda_{i}}=C_{\lambda_{i}} \cup\left\{x_{i}\right\} Cλi=Cλi{ xi}
    3. 对于 j = 1 , 2 , … , k \mathrm{j}=1,2, \ldots, \mathrm{k} j=1,2,,k, 对 C j C_{j} Cj 中所有的样本点重新计算新的质心 μ j = 1 ∣ C j ∣ ∑ x ∈ C j x \mu_{j}=\frac{1}{\left|C_{j}\right|} \sum_{x \in C_{j}} x μj=Cj1xCjx
    4. 如果所有的 k k k 个质心向量都没有发生变化,则转到步骧3
  3. 输出笶划分 C = { C 1 , C 2 , … C k } C=\left\{C_{1}, C_{2}, \ldots C_{k}\right\} C={ C1,C2,Ck}

例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使用sklearn的一个简单demo

6.K-means的优缺点

  • 优点

    • 原理比较简单,实现也是很容易,收敛速度快。
    • 聚类效果较优。
    • 算法的可解释度比较强。
    • 主要需要调参的参数仅仅是簇数k。
  • 缺点

    • K值的选取不好把握
    • 最终结果和初始点的选择有关,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 对噪音和异常点比较的敏感。
    • 数据必须符合“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可以使用欧式距离衡量”,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看下图,这种数据的分布,样本点的距离不能简单地用欧式距离来衡量,否则分类效果会非常差。这里的距离衡量应该是“测地距离”,也就是样本沿着曲面到达另一个样本点的距离。如果在这种数据空间想要使用kmeans,必须先进行空间的转化

k-means有一些改进算法,多是针对k-means会受异常点的影响这一点来改进的,这里就不详细赘述,只是简单提一下,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缺点 改进 描述
k值的确定 ISODATA 当属于某个簇的样本数过少时把这个簇去除,
当属于某个簇的样本数过多、分散程度较大时把这个簇分为两个子簇
对奇异点敏感 k-median 中位数代替平均值作为簇中心
只能找到球状群 GMM 以高斯分布考虑簇内数据点的分布
分群结果不稳定 K-means++ 初始的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要尽可能的远

详细见: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clustering.html#overview-of-clustering-methods

7.实验

sklear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x = np.array([[1, 2], [1.5, 1.8], [5, 8], [8, 8], [1, 0.6], [9, 11], [7, 7],[4, 5]])

# n_clusters :簇的数量  即k值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kmeans.fit(x)
y = kmeans.predict(x)

#获取聚类后质心
print("质心",kmeans.cluster_centers_)

#获取每个样本所属的簇。标签的数值对应所属簇的索引
print("标签",kmeans.labels_)

#获取 SSE(簇惯性)
print("SSE",kmeans.inertia_)

#获取迭代次数
print("迭代次数",kmeans.n_iter_)
#聚类的分值,分值越大,效果越好
print("分值",kmeans.score(x))

 
centers=kmeans.cluster_centers_
plt.scatter(x[:,0],x[:,1],c=y) # 预测结果
plt.scatter(centers[:,0],centers[:,1],marker='*') # 画出两个簇的质心

numpy: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ata = np.array([[1, 2], [1.5, 1.8], [5, 8], [8, 8], [1, 0.6], [9, 11], [7, 7],[4, 5]])
k=2
iterations=10
tol=0.01

# 随机初始化质心
# 从n条数据中随机选择K条,作为初始中心向量
def random_initial_centers(data,k):
    centers_id=np.random.randint(0,len(data),k)
    centers=data[centers_id]
    return centers

# 样本点分类
def samples_classify(data,centers,k):
    c=np.zeros(len(data))
    var=0 # k个质心与每个点之间的距离总和

    for i in range(len(data)):
        # 计算k个质心与每个点之间的距离
        dis=(np.tile(data[i],(k,1))-centers)**2  # np.tile(a,(x,y,z))表示将数组a在行上重复x次,在列上重复y次,在第三维度重复z次
        ad_dis=dis.sum(axis=1)  # 每一行相加,共k行
        sq_dis=ad_dis**0.5
        var=var+sum(sq_dis)
        # 分组:取距离最小的索引为当前点的分组
        c[i]=np.argmin(sq_dis)

    return c,var


# 更新样本质点
def renew_centers(data,centers,c,k):
    # 对分类c中每一类求其坐标均值,得到新的样本质点
    for i in range(k):
        index=np.where(c==i)[0]  # 选择出分类c中等于i的
        centers[i]=data[index].sum(axis=0)/len(index)
    return centers

# 需要聚类的数据data
# K 聚类的个数
# tol 聚类的容差,即ΔJ
# 聚类迭代都最大次数N
def kmeans_main(data,k,tol,iterations):
    centers=random_initial_centers(data,k)
    c,var=samples_classify(data,centers,k)
    last_var=1e-9
    count=0

    # 当ΔJ大于容差且循环次数小于迭代次数,一直迭代。负责结束聚类
    while(abs(var-last_var)>tol and count<iterations):
        last_var=var
        c,var=samples_classify(data,centers,k)
        centers=renew_centers(data,centers,c,k)
        count=count+1

    return c,centers

c,centers=kmeans_main(data,k,tol,iterations)

plt.scatter(data[:,0],data[:,1],c=c) # 预测结果
plt.scatter(centers[:,0],centers[:,1],marker='*') # 画出两个簇的质心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26026/article/details/127750524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