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些理解
价值决定价格,这里的价值是使用者心中的价值。
现在这个社会不是成本决定售价,而是你愿意花多少钱,当然是在售价之上的 。但是商品除外(必须是市场竞争的商品)。
举例在《我不是药神》中的特药(现在已经进入医保),他的价值是延续生命,这个东西是无价的,因此才有天价药。这同时也是稀缺性(患者稀缺,药的生产商稀缺)。
当代社会稀缺的本质并非客观物质的稀缺,”稀缺”与其说是资源问题不如说是心理问题,因为影响我们的往往不是客观资源的稀缺,而是稀缺的心态。这种心态会侵占我们的思考带宽,让我们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陷入稀缺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
所以面对稀缺,除了本能地去追求更多,我们最需要做的,其实是问问自己:这个稀缺真的是我需要的吗?我能不能从别的角度,比如从价值观和能力的角度来解决这个稀缺问题?以下三步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第一步:梳理价值观
什么对我来说才是真正重要的?我认为的这个稀缺是一个真实的稀缺吗?或者只是一个伪稀缺----我其实并不需要这个所谓的”稀缺”?
第二步:深挖原因
如果是一个真实的稀缺,那造成这个稀缺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将稀缺的原因归咎于资源太少,并盯着稀缺的资源不放。但通过更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造成稀缺的关键大多在于我们自己。
第三步:去别的地方找解决方案
就像《稀缺》一书中所说,紧盯稀缺往往并不能解决稀缺,我们需要跳出稀缺去找解决方案。这和李笑来老师的”钥匙总在别处”理论很像,笑来老师认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挂在锁孔上,否则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更多地是在别处,我们需要放宽视野,从问题中跳出来找答案。所以解决稀缺的方法不是一味地去创造更多,跳出稀缺看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社会是一个大的经济体,需要解决资源的稀缺性和配置问题。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小小的经济体,需要解决人生中面临的各种稀缺问题。不同的是,社会总体资源的稀缺是客观存在、硬性的稀缺,而我们每个人面临的资源稀缺则是有弹性,可以通过灵活的认知和创新的方法去解决的稀缺,问题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掌握核心能力与方法,这能让我们受益一生。
这里有3个关键要素:
第一:得有人想买! 这是一个特别重要,但是被许多人忽略的小细节,就是每段故事都有一个人窜出来问小和尚怎么卖,如果没有这个人呢? 石头的价值可能就是0,因为无人问津,所以有价无市,故事也就无法继续了。 你的东西对别人来说是「有用」的才有价值,没有需求,就没有价值,这是一切的基础。
第二:场景决定需求 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不同的场景,用户对石头的需求是不同的 - 在寺庙里:完全没用 - 在菜市场:大婶儿要买回去压咸菜 - 在博物馆:艺术家要买回去雕刻神像 - 在古董店:土豪要买回去当古董收藏 在不同的场景,人对同一件事物可能会触发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导致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 注意,这里说的是不同,并没有说高低,如果大家把它都当成「压咸菜的大石头,那么去哪里价值都一样的。 一杯咖啡在你家是咖啡,在星巴克里就是社交方式;一杯水在你家里是饮用水,在沙漠里就是命!
所以,总结来说: 「需求」决定了这个石头有没有价值; 「场景」决定了它是什么价值。也就是说(价值决定价格,这里的价值是使用者心中的价值。现在这个社会不是成本决定售价,而是你愿意花多少钱,当然是在售价之上的 。但是商品除外(必须是市场竞争的商品))
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很有需求的东西,好像价值并不高,这是为什么? 比如水、空气、阳光的价值都很大,离开了它们我们就无法生存,所有人都需要,但它们几乎都是免费的,这是为什么? 钻石又不能吃又不能用,就长得好看,其实就是块石头,为什么钻石那么贵? 比如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巨大,当你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工作,当你已经在家里躺在沙发上刷韩剧的时候,他们还在熬夜加班、为人民服务…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们,我们的社会会是怎么样的,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普遍都不高? 这个就需要看「需求」的另外一面:「供给」 第三:供给决定价值的高低。 供给越少,价值越高,供给越多,价值越低。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 空气、水、阳光他们虽然价值极大,但是目前近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它们几乎是免费的; 环卫工人、建筑工人,他们的工作伟大而辛苦,但是进入门槛并不高,只要你愿意,几乎谁都可以成为这些职业,可替代性很高,所以导致他们收入普遍偏低。
01 稀缺是什么
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中,给出的关于稀缺的定义是:“拥有”少于“需要”的一种感觉。年轻人会觉得自己的钱总是不够花,因为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太强,而拥有的钱太少。
忙碌的人会觉得自己的时间总是不够用,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而能够利用的时间太少。
于是我们便会陷入一种“稀缺”的状态。
稀缺不单单是指物质上的,也指代了各类资源,包括时间、金钱、专注力以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
不仅是个人,社会也面临着“稀缺”的状态,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经济学的本质:是在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02 稀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那么,稀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书上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专注红利”,一个是“管窥心理”。
“专注红利”是稀缺带来的正向效应。正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我们会加倍关注这样稀缺的资源。
比如说,在DDL前一天,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是直线上升的,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完成工作,必须加倍让自己专注在工作上。
可是,当我们过于专注,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我们可能会忘记吃饭、忘记运动、忘记休息。
虽然工作完成了,但这对我们的身体会是一大挑战。
这就是稀缺导致的负向效应——“管窥心理”。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从管子里看出去,只看得到管子里的东西,而忽视了管子外的东西。
虽然稀缺能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但是也必然会让我们忽视其他的要素。
稀缺还会占据我们的“带宽”。
网络上的“带宽”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带宽是有限的,在玩游戏的同时又打开视频,这时候视频的速度就会很慢。
这里的带宽,则指的是心智上的带宽。同样的,这样的带宽也是有限的。如果“缺钱”这件事情,占据了一个人大量的带宽,他整天烦恼的事情是如何维持生计,那么他会很容易陷入赚钱—维持生计—赚钱,这样的循坏圈子里,而没有精力和时间再去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所以,我们总说贫穷的人总是越来越穷,因为缺钱的稀缺心态占据了他们的带宽,使他们只能关注到眼前的事情,而不能去思考未来的发展。
03 稀缺带来的启示
所以,面对稀缺应该怎么办呢?
结合书上的观点,我自己得出了一些感悟:
(1)利用好“专注红利”
适度的稀缺能给我们带来“专注红利”。
稀缺未必是一件坏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会努力提升专注力;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会充分的利用好每一平方米;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会合理的计算好各项花销和支出…
当然,前提是“适度”,这意味着需要事先进行合理的安排,合理的设置好截止日期DDL,合理的估计好各项收支预算等等。
(2)减少欲望,把真正重要的东西加入到自己的管道中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但是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管窥心理”无法避免,可能人人都会有,大多数人还是只能做好自己管道内的事情。
因此,筛选出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几件事情,将其纳入到自己的管道中,然后集中精力去做这些事情,不要让无关的事情占据了自己的“带宽”。
(3)增加自己的“余闲”和“带宽”
“余闲”是指多余的资源,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充足的空间,充足的资金,避免陷入因时间和资金不够的窘迫中。
“带宽”是指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能力去思考和处理更多的问题。
其实有了“余闲”,“带宽”自然也就增加了。
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有足够多的钱,他每天就不再需要为吃穿住行发愁,而是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提升自己。
所以,还是要多赚钱,多提升自己。
结语:
“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这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到办法去避免稀缺陷阱,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
转载:https://blog.csdn.net/qq_38998213/article/details/11392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