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0的鼠年,在回家之时就零星听到武汉爆发sars的传言,但回家心切,一路全家人没有任何防护乘高铁回到太原老家,刚到大哥家,就听到政府确认疫情的消息,于是开始了全家居家过年的生活,一开始太原还没有患者,所以还能去附近的超市商场逛逛,到现在还记得大哥知道我喜欢喝啤酒,往常家里冬天是不备啤酒的,大哥专程去超市买啤酒,不知道我喜欢喝什么牌子的,就把超市的啤酒区的啤酒每种拿一罐买回来,感动许久,虽然还记得小时候被大哥胖揍的感觉,但是大哥还是我大哥;
随着疫情的越发严重,感觉不敢在老家多待,就在大年初三拉家带口回上海,回了上海居家隔离战战兢兢去超市采购,还记得刚到家,把家冰箱藏得发黄的青菜拿出来做面吃的味道
疫情年过的飞快,虽然上半年居家办公,但不知不觉来到了牛年
疫情还未走远,同时也轮到到老婆家过年,这里要解释下,茫茫中华13亿人口,可我还是跨过黄河、长江不远万里,找了浙江诸暨的姑娘做老婆,不知道月老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和媳妇对这个安排颇有微词,尤其每年过年去谁家这个问题上,
牛年还是来到了老婆的老家过了
在诸暨过年,我基本上就是类似网上说的那种女婿,墙角遛狗数蚂蚁,这就是我的事情,基本这么多年诸暨话听不懂,但今年我的这个角落被这个家伙占了,没记错的话,这个地方还是一个有120多只蚂蚁的领地
仿佛诸暨农村的年是通过时不时的阵阵爆竹声才能表达,没有春联,没有门神,没有红灯笼,让我想到了太原的年,老婆经常说太原也没有年味,年味都去哪里了,闭上眼想想自己脑中的年味到底是什么,是小时候老妈腊月日子的安排?具体日子忘了怎么排了,就是某天是清扫院子,某天是洗澡(北方农村那时基本是没有澡堂的,要洗澡需要骑自行车到走很远的路才能到,基本为了洗澡这个事就要一天),某天是蒸馒头(因为正月里就是吃腊月屯的食物还有要进贡各种神仙需要把馒头做成各式花样),某天是包饺子,某天是包年糕,某天是贴春联(春联也是找村级书法家现作的)当然春联上也要有剪纸做的花穗,某天是腌蒜,整个腊月安排的满满当当,到了正月就是吃腊月的存粮,当然也要宴请亲朋好友,外出拜年,聚众打牌,打麻将,还有耍红火,就是村里组织大家扭秧歌、踩高跷、敲锣鼓,然后在正月十五前后给各个村企业、邻居村拜年走访,最后还去区政府游行,还有在家里制作灯笼,在正月十五村广场展出,然后请村级艺术大师(我姑父,当年艺校毕业高材生)给我们评级定奖,附近各个村庄彩车的包装也是由我姑父承接的;这些成为我儿时年的味道。
但现在回过头想想,不正是什么样的时代过什么样的年;在这一点上确实我们的社会是奔小康了,至少我的村,现在家家户户不管车好坏,至少都有,以前要大三件,现在基本村里娶个媳妇村里有房是必须的,条件好些的城里有房也是必然的。
来横阔的第二天,叔叔在院子里生火烤红薯,看着火光想起老家过年的旺火,借此火光祝福大家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牛气冲天,同时感谢领导发的188红包,也祝福大家188
最后再补充一句感慨,南方的冬是真的冷,老婆的可以证明
转载:https://blog.csdn.net/wslpeter1987/article/details/11378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