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道的博客

高等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笔记(一)

374人阅读  评论(0)

课前思考问题:
1.什么是TCP/IP:TCP/IP是所有Internet协议的总称,是一个集合的概念,不是指单独的TCP/IP协议
2.网卡NIC在哪一层:在数据链路层
3.传输过程中IP地址放在哪里(报文,段,数据报/包,帧,位):数据包/包
4.什么是交换式路由器:既可以当路由器使用也可以当交换机使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普适性比较好
5.AP是不是无线路由器:AP(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AP不是无线路由器,是链路层的中继设备
6.如何采集一个局域网内的所有信息:
(1).串接集线器hub
(2).采集主机接到主交换机的某一个空闲端口上,做一个端口镜像
7.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哪个有自学习能力:
交换机有自学习能力
集线器hub是物理层设备,本质上是电线
路由器需要人工配置路由表等
8.什么是物联网:连接在Internet上的互联的物体构成的网络,重点是连接在Internet上

课程内容:
1.基础:互联网架构、Ipv4网络
2.P2P覆盖网络技术:架构、关键技术、应用
3.Ipv6:下一代网络技术
4.无线网络技术
5.物联网
6.无线传感网

chapter 1 IPv4 Internet:
· 计算机网络是通信网络的一种

网络通信的三种模式:
(1)电路交换:有一根线直接将发送端与接收端相连,交换直通,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先拨号建立连接预留资源,一般不存在丢包问题
使用方式:
FDMA:频分多路访问(频分复用)
TDMA:时分多路访问(时分复用)
CDMA:码分多路访问(码分复用)
WDMA:波分多路访问(波分复用) 光纤
SDMA:空分多路访问(空分复用) 卫星
(2)分组交换:不需要先拨号建立链路,通信双方以分组为单位,使用存储-转发机制实现数据交互的通信方式
本质:存储转发
使用方式:统计复用
(3)虚电路交换:例如(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
· Internet:最流行、最重要的基础网络,公网,属于基础设施
· Intranet:小范围、孤岛式Internet,又称内联网,内网

互联网架构:
1.网络边缘:包括应用、主机、服务器等
2.网络内核:路由器相互连接构成的mesh
3.链路:网络边缘与网络内核相连的部分
边缘通信模式:
(1).C/S模式
(2).P2P模式
(3).混合模式
内核(路由器)通信模式: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优点:
1.带宽共享情况较好
2.技术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3.适合突发数据
4.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承载能力强

分组交换的缺点:
实时性较差

什么是协议:
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
协议 = {格式,命令,动作} = {语法,语义,规则}
所有通信活动都离不开协议

· 接入网络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接入网络是要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带宽、专用或共享、价格

有线接入:
1.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宽带接入,常用频分复用,带宽不共享
不对称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带宽不同
使用电话线,需要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调制器和解调器的简称
作用:
(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相互翻译
(2)减少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
宽带接入的实际带宽与距离呈反比
2.光纤入户:带宽几十MB,光纤使用纯度极高的玻璃丝,使用光通信
3.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目前已基本过时,录音工作室还有用途
4.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需要电缆,共享带宽
5.LAN接入:局域网接入

无线接入:
1.无线局域网接入:WiFi
2.广域无线接入:GPRS、CDMA、4G、5G

物理介质:
1.有线物理介质
(1).双绞线(TP):C3,C5,C5+,C6 C为category,表示类型
(2).同轴电缆
(3).光缆
2.无线物理介质
(1).微波通信
(2).无线局域网
(3).广域无线网
(4).卫星

光通信优点:
1.点对点通信
2.带宽高
3.差错率低
4.安全性较高

· 数据包从主机发送到路由器:一跳 数据包从路由器发送到相邻的路由器:下一跳

分组交换的时延:
1.排队时延:分组在所排队列中等待被发送到出链路的时间,排队延时往往不可忽略
2.节点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时花费的处理时间,往往可以忽略
3.传送时延(发送时延/传输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往往可以忽略
4.传播时延:数据帧在信道上传播,即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端接收到数据为止的时间,往往可以忽略

因为分组交换的每一跳均有四个时延,所以分组交换不大适合实时通信

丢包问题:
· 发送端不会产生丢包问题
· 路由器丢包的原因:
(1).缓存队列已满,新到达的包没有地方放,会产生丢包
(2).存活时间(TTL)每过一个路由器都会减1,TTL为0时自动丢弃(丢弃垃圾包)
· 接收端丢包的原因:
缓存已满,会产生丢包
· 链路层丢包的原因:
链路检测出现差错,丢弃出差错的包

· 评价网络好坏的标准:
(1).实时性
(2).丢包率

互联网协议分层(五层)
从上往下:
协议数据单元(PDU – Protocol Data Unit):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PDU
应用层 报文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报(包)
链路层
物理层

互联网协议:
协议呈沙漏型,上层协议和下层协议数量多,中间层协议较少

协议
应用层 http,smtp,pop3,imap,ftp,tftp,snmp,telent,nfs,dns,dhcp,rtp,rtcp…
传输层 tcp,udp
网络层 icmp,rip,ospf,bgp,arp,rarp,multicast,igmp,ip
链路层 ppp,hdlc,csma/cd,cdma,csma/ca,bsc…

中国四大骨干网:
1.中国科技网(CSTNET)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4.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转载:https://blog.csdn.net/wszhou1997/article/details/106507036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