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看请赞,养成习惯
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后,一个人就有两个思想
If you can NO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 NO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有朋友私信问我如何安排日常,以及相对高效的写东西?我觉得有必要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交流这个事
不做没有灵魂的 TODO List
我们都是上进的好青年,大家手里应该都有自己的 TODO list,我通常会用 Microsoft To Do
这款软件做简单的日常安排
求学期间,每个寒暑假临近,我都可以把做各种 plan,立各种 flag 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如你所料,假期过后一个 plan 都没有做,一个 flag 都没有完成。
这种表面风光,实则没有了灵魂TODO list 只是短期心理慰藉,当需要验证结果时,情绪轻则低落一会,重则焦虑半天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简单
- 大杂烩 TODO
- 没有轻重缓急
- 没有可以落地的执行计划和自我约束能力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筛选
做事我们知道三思而后行,做 plan 好像没有成本一样,我却忘记了三思而后行的道理。导致 todo list 又臭又长的原因多数出于冲动性思维,这是人性,但我不打算逆人性而为之,我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再多做两个 todo list(你没看错)
清单B(Agile Backlog):日常天马行空的,意淫的,临时想到的,我都会放到这个清单里面,满足了我这【收藏】梦
清单G(Agile Grooming): 反复查看清单A,自我反问,某一项是你想要的吗?最终在该清单G中留下3到7个选项
清单S(Agile Sprint):灵魂拷问自己,做出取舍,最多能留下 1到3个
这样我们只需在短时间内关注清单S
的内容,当清单S的内容做完,重复这个筛选步骤即可。我的欲望清单并没有删减,只是换了个视角,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优先级
事有【轻重缓急】,这四个字的排列组合就是你熟悉的象限图了
排列优先级是基本技能,注意这个图是要持续更新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Tips: 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插曲来打断我们的计划,所以我并不会将时间排的很满,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一些buffer,这样不至于被其他事打断,导致原有事情做不完而带来的挫败感,但也不能留太多buffer,因为我们都有拖延症/惰性
另外,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处在第二象限【重要 & 不紧急】,所以如何分解任务,制定计划,并按部就班执行就显得很重要了
不要将整块时间碎片化
都知道有连续性的做事会比较高效,这就需要整块的时间,但当我有整块时间时,貌似并不珍惜这个福利,一会看手机聊天,一会读书,一会看视频。感觉自己忙忙碌碌,实则什么都没做成,过后需要验证成果时,一片茫然,原因是我们将时间碎片化了
我们能保持专注的时间有限,过长时间的约束自己反而是逆人性的行为,所以我们就需要在专注和放松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番茄工作法
按照番茄工作法,一个番茄钟是25分钟,番茄钟铃响,休息3~5分钟,继续下一个番茄钟。番茄钟内科学的让我保持专注;休息时间又让我简单把玩手机。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整块事情按照番茄钟进行细分,形成可执行的计划(Chrome浏览器就有相应的番茄插件,比如我用的这个)
最大化利用碎片化时间
大家的碎片化时间真的非常多,感觉可以玩手机的时间都是我们的碎片化时间(你脑补一下你通常都在什么时候玩手机)
这个时间我们能做什么?
- 简单拉伸动作和扩展运动
- 回顾过去一两天的点点滴滴做个复盘总结,做到心中有数
- 集中阅读高质量订阅(比如日拱一兵,这个广告打的连我自己都猝不及防)
- 给家人朋友一些问候
- ......
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小事,都可以通过碎片化时间来完成,不会忙忙碌碌
分清主次
大家都是成年人,生活中肯定不止一两件事需要你照顾。即便同样多的事,每个人照顾的方式和顺序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和感受自然也就不一样,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视频放到这里【如果视频打不开,可以点开打开如何清爽的安排日常? 查看】
像视频中说的一样,偶尔给自己几杯啤酒(我酒精过敏就不喝了)
寻找
我们都是程序员,我就拿程序工作的事情举例子:
- 你写了无数个CRUD,带给你的是什么感觉?
- 你做了简单的调优,性能提升了几个百分比,带给的是什么感觉?
- 你通过努力,克服一些困难,完成一些你之前看似很难得的问题,带给你的是什么感觉?
我们无时无刻不需要自身的成就感来驱动自我,下面这句话是我焦虑的时候发给我的朋友佳兴大佬得到的回复,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后,都说执行困难,如果你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请按照上面这些方法进行逐步改善,自然会给你带来幸福感和成就感,也就自然会推动你做下一步执行
我也在改变思维和方式的路上... 我们一起
最后如果你通过这个方法改变了很多,一定要记得回来告诉我,这能给我带来成就感
原创 | 日拱一兵
转载:https://blog.csdn.net/yusimiao/article/details/10552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