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Python全栈(三)数据库优化之13.MySQL高级-主从复制和数据库总结

412人阅读  评论(0)

一、主从复制

1.目的和解决的问题:

目的:读写分离,一个数据库只负责读,一个只负责写。
解决的问题:

  • 数据分布:随意停止或开始复制,并在不同地理位置分布数据备份;
  • 负载均衡:降低单个服务器的压力;
  • 故障切换:帮助应用程序避免单点失败;
  • 升级测试:可以使用更高版本的MySQL作为从库。

2.基本原理:

如图

3.复制的三步骤:

(1)master将改变记录到二进制日志,这些记录过程叫做二进制日志事件binary log events;
(2)slave将master的binary log events拷贝到它的中继日志;
(3)slave重做中继日志中的事件,将改变应用到自己的数据库中。
MySQL复制是异步的且串行的。

4.复制的基本原则:

  • 每个slave只有一个master;
  • 每个slave只能有一个唯一的服务器ID;
  • 每个master可以有多个salve。

5.一主一从常见配置:

  • MySQL版本一致且后台服务可以运行;
  • 主从主机可以相互通信;
  • 主从配置都在[mysqld]结点下,都是小写。

主机(Windows系统)配置my.ini:

server_id=2 #[必须]主服务器唯一ID,不能与从机重复
log-bin=自己本地的路径/mysqlbin(例如mysql-bin) #[必须]启用二进制日志
log-err = 自己本地的路径/mysqlerr #[可选]启用错误日志

从机(Linux Ubuntu系统)配置mysqld.cnf(/etc/mysql/mysql.conf.d/mysqld.cnf):

bind-address=0.0.0.0 #让任何IP地址连接
server_id=1 #[必须]主服务器唯一ID
log-bin=自己本地的路径/mysqlbin(例如/var/log/mysql/mysql-bin.log) #[可选]启用二进制日志

修改过配置文件之后,要重启MySQL服务:

service mysql restart

关闭Linux防火墙:

service iptables stop

关闭Windows防火墙:
关闭专用网络防火墙。
在Windows主机上建立账户并授权slave:

create user 'slave'@'从机数据库IP'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password';
#例如create user 'zhangsan'@'192.168.1.1'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123456';

授权并查看状态: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slave'@'从机数据库IP' identified by 'password';
#例如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zhangsan'@'192.168.1.1' identified by '123456';

show master status;

记录下File和position的值。

6.配置Linux从机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 = '192.168.0.161',
master_user = 'jerry',
master_password = '123456',
master_log_file = 'binlog.000004',
master_log_pos= 908;

7.测试是否配置成功

start slave;  #启动从服务器复制功能

show slave status;

下面两个参数都是yes,则说明主从配置成功:
slave_io_running:yes
slave_sql_running:yes

主从复制总结:
当读数据和写数据都是对同一个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可能会遇到性能瓶颈,所以新增一个与原数据库相同的数据库作为从数据库,即备份,实现读写分离(主数据库写,从数据库读),既能提高读写效率,又能提高安全性,但是会产生一定延迟。

二、MySQL操作规范

1.命名规范

  • 表名建议使用有业务意义的英文词汇,必要时可加数字和下划线,并以英文字母开头。
  • 库、表、字段全部采用小写:
    MySQL在Linux下默认是区分大小写的,而在Windows下不区分大小写。因此,防止出现问题,建议都设置为小写。
  • 避免用 MySQL 的保留字。
  • 命名(包括表名、列名)禁止超过 30 个字符。
  • 临时库、表名必须以tmp为前缀,并以日期为后缀,如:tmp_shop_info_20200120。
  • 备份库、表必须以bak为前缀,并以日期为后缀,如:bak_shop_info_20200120。
  • 索引命名:
    非唯一索引必须按照"idx_字段名称"或"idx_表名_字段名称"进行命名;
    唯一索引必须按照"uniq_字段名称"或"uniq_表名_字段名称"进行命名。

2.设计规范

  • 主键:
    表必须有主键;
    不使用更新频繁的列做主键;
    尽量不选择字符串列做主键;
    不使用 UUID(不重复的字符串)、MD5 HASH 做主键;
    默认使用非空的唯一键。
  • 如无特殊要求,建议都使用 InnoDB 引擎。
  • 默认使用 utf8mb4 字符集,数据排序规则使用 utf8mb4_general_ci:
    utf8mb4 为万国码,无乱码风险;与 utf8 编码相比,utf8mb4 能支持 Emoji 表情。
  • 所有表、字段都需要增加 comment 来描述此表、字段所表示的含义:
    data_status TINYINT NOT NULL DEFAULT '1' COMMENT '1代表记录有效,0代表记录无效'
  • 尽可能不使用 TEXT、BLOB 类型:
    原因:会浪费更多的磁盘和内存空间,非必要的大量大字段查询会淘汰掉热数据,导致内存命中率急剧降低,影响数据库性能。如果实在有某个字段过长需要使用TEXT、BLOB类型,则建议独立出来一张表,用主键来对应,避免影响原表的查询效率。字段用多大就取多大,避免资源浪费和性能下降。
  • 单表列数目建议小于30。

3.SQL语句规范

  • 避免隐式转换:
    varchar要加引号。
  • 尽量不使用select *,只select需要的字段:
    读取不需要的列会增加CPU、IO、NET消耗,并且不能有效的利用覆盖索引。使用SELECT *容易在增加或者删除字段后导致程序报错。
  • 建议将子查询转换为关联查询。
  • 建议应用程序捕获SQL异常,并有相应处理:
    可以避免数据库攻击。

4.行为规范

  • 批量导入、导出数据必须提前通知DBA协助观察;
  • 不在业务高峰期批量更新、查询数据库;
  • 删除表或者库要求尽量先重命名rename、备份,观察几天,确定对业务没影响,再drop

三、数据库基础总结

1.数据类型

  • 整数:tinyint、smallint、mediumint、int、bigint;
  • 实数:float、double;
  • 字符串:varchar、char、text、blob;
  • 日期时间:timestamp、datetime。

2.列属性

  • 自增auto_increment;
  • 默认值default;
  • 非空not null;
  • 零填充zerofill;
  • 无符号unsigned。

3.数据库操作

连接数据库:

mysql -uroot -p #更安全
或者
mysql -u root -proot

退出数据库:

exit
--或者quit

查看所有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创建数据库: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字 charset = utf8;
#查看创建数据库的命令
show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字;
#使用数据库
use mydatabase;

4.数据库表操作

查看当前数据库中所有表:

show tables;

创建表:

create table 数据表名字(字段 类型 约束[,字段 类型 约束]);

查看表:

desc demo1;

查看表的创建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salary;

5.DML数据库管理语言

新增:

#全列插入: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
#部分插入:
insert into 表名(1 ,...) values(1 ,...);

修改: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1=新值,字段2=新值[where 条件];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1=新值,字段2=新值;

删除: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条件];
delete from 表名; #清空表中的数据

查询:
where子句:=、>、<
逻辑运算符:and、or、not
模糊查询:%、_
范围查询:in、between…and…
空判断:is null、is not null
聚合函数:count、max、min、sum、avg
分组:group by
排序:asc、desc
分页:limit

四、MySQL-视图、索引、事务、引擎总结

1.视图

(1)作用:
视图是虚拟的表,只包含动态检索数据的查询,不包含数据;
简化操作,隐藏细节,保护数据;
对视图的更新会作用于基表,一般不更新。

(2)视图操作
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称 as select语句;

查看视图:

show tables;

使用视图:

select * from v_stu_score;

删除视图:

drop view 视图名称;

2.索引

(1)索引类型:
唯一索引:具有唯一性约束,不允许为空;
主键索引:特殊的唯一索引,不允许有空值;
单值索引:单列;
复合索引:将多个列组合在一起创建索引,可以覆盖多个列。
(2)索引操作:
创建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字段名称(长度));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称 on 表名;

(3)索引对性能的影响:

  • 大大减少服务器需要扫描的数据量;
  • 帮助服务器避免排序和临时表;
  • 将随机I/O变顺序I/O;
  • 大大提高查询速度,降低写的速度,占用磁盘。

(4)索引的使用场景:

  • 对于非常小的表,大部分情况下全表扫描效率更高;
  • 中到大型表,索引非常有效;
  • 特大型的表,建立和使用索引的代价将随之增长,可以使用分区技术来解决。

(5)唯一索引与主键索引的区别:

  • 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索引,可以有很多个唯一索引;
  • 主键索引一定是唯一索引,唯-索引不是主键索引;
  • 主键可以与外键构成参照完整性约束,防止数据不一致。

(6)不建立索引的情况:

  • 频繁更新的字段不适合建立素引;
  • where条件里面用不到的字段不创建索引;
  • 表记录太少,当表中数据量超过三百万条数据,可以考虑建立素引;
  • 数据重复且平均的表字段,比如性别、国籍。

3.事务

(1)ACID特性:

  • A原子性
  • C一致性
  • I隔离性
  • D持久性

(2)事务操作
开启事务:

begin;
start transaction;

提交事务:

commit;

回滚事务:

rollback;

4.存储引擎

(1)InnoDB:
支持事务,支持行级锁,支持外键。
(2)MyISAM:
不支持事务和表级锁,不支持外键。
(3)CSV:
以文本形式存储,不支持索引和自增。
(4)Memory:
存储在内存中,服务重启后数据丢失。
(5)选择:
根据事务、崩溃恢复、备份三个特性选择。

五、MySQL优化总结

1.分析慢SQL方法

(1)记录慢查询日志

  • 开启慢查询日志set global slow_ query_ log = 1;
  • 设置阙值,默认是10秒set global long_ query_ time = 3;
  • 查看多少条慢SQL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low_queries%';

(2)使用explain
用法:explain + sql
(3)使用show profile

  • set profiling = 1;
  • show profiles;
  • show profile cpu,block io for query 临时表ID;

2.SQL语句优化

  • 选择正确的存储引擎;
  • 优化字段的数据类型;
  • 为搜索字段添加索引;
  • 避免使用select *,从数据库里读出越多的数据,查询就会变得越慢;
  • 尽可能使用NOT NULL

3.SQL注释

符号 举例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1aa1’ #and age = 22
–空格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1aa1’ – and age = 22
/**/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1aa1’ /and age = 22/

4.分区

(1)原理
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将数据按照一个较粗的粒度分在不同的表中, 这样可以将相关的数据存放在一起,而且如果想一次性删除整个分区的数据也很方便。
对用户而言,分区表是-一个独立的逻辑表,但是底层MySQL将其分成多个物理子表,这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每一个 分区表都会使用一个独立的表文件。
(2)方式

  • RANGE分区
  • LIST分区
  • HASH分区

(3)适用场景

  • 表非常大,无法全部存在内存,或者只在表的最后有热点数据,其他都是历史数据;
  • 分区表的数据更容易维护,可以对独立的分区进行独立的操作;
  • 分区表的数据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上,从而高效使用资源;
  • 可以使用分区表来避免某些特殊的瓶颈;
  • 可以备份和恢复独立的分区。

5.主从复制

(1)原理

  • 在主库上把数据更改记录到二进制日志;
  • 从库将主库的日志复制到自己的中继日志;
  • 从库读取中继日志中的事件,将其重放到从库数据中。

(2)解决的问题

  • 数据分布;
  • 负载均衡;
  • 故障切换;
  • 升级测试。

6*.SQL查询的安全方案

  • 使用预处理语句防止SQL注入;
  • 写入数据库的数据要进行特殊字符的转义;
  • 查询错误信息不要返回给用户,将错误记录到日志。

转载:https://blog.csdn.net/CUFEECR/article/details/104053466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