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言_互联网的博客

苹果隐私十年史:变与不变(4)体验与卖点

237人阅读  评论(0)

作者 | 刘洪善 华为云产品经理

​苹果隐私的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是个很大的词。产品的一切流程、服务、功能、特性、交互甚至营销,都可纳入用户体验的范畴。但这里主要考察大部分用户理解的用户体验——“产品可用性”。

在技术产品层面构建了那么多的功能特性后,如不能在用户层面提供良好的可用性,则做出的功能特性也要大打折扣的。在安全隐私用户体验方面,苹果有3点值得我们注意。

特别强调产品可用性

在我8年的安全职业生涯中,苹果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注重安全隐私产品(特性)用户体验的公司。仅我们考察的10年间的WWDC大会的隐私主题演讲,没有一年不强调可用性。比如,WWDC 2011,苹果发布了一套在应用沙盒基础上构建的“用户控制”的新的隐私交互(UI)。为安全隐私提供一种可用性的最佳实践并发布出来,这不仅在当时绝无仅有,就是现在也少有公司会把“用户体验”与“安全隐私”联系起来。

 

(WWDC 2011,苹果发布新的隐私交互设计)

还是在2011年,苹果提出了隐私交互的最佳实践:透明——控制——数据收集注意事项,这套实践在往后的10年中有所变形,但其实质一直未变:

透明:隐私申请和设置界面,提供简洁明确的说明文案,说明应用申请隐私数据权限的目的,帮助用户决策是否授权;

控制:每次要申请的隐私数据权限,必须经过用户许可;

数据收集注意事项:遵循来源自PbD的各类数据收集原则,如数据最小化、隐藏用户关联等。

WWDC 2012,苹果在iOS 6的系统“设置”中,引入了专门的“隐私”菜单,使用户能够使用简单交互,控制应用的隐私数据授权。

WWDC 2013,推出了到现在仍为用户津津乐道的指纹识别,堪称是安全隐私与用户体验的一次完美结合,也是苹果为数不多的隐私安全上明星级的产品(特性)。

WWDC 2014,苹果花了10页的PPT,专门讲解了如何恰当的向用户申请隐私授权。

(来自WWDC 2014)

WWDC 2015,依然强调了应用在进行用户隐私数据相关的操作时,一定要通知用户,并且向用户申请授权,申请时要提供帮助文案,方便用户决策是否授予。

(来自WWDC 2015)

WWDC 2016,则再次强调隐私授权提示框一定要提供有意义的、有参考价值的文案,帮助用户决策。

 

(来自WWDC 2016)

WWDC 2017,重点强调通讯录、相机、照片、麦克风等隐私权限的申请,一定要提供申请目的,以方便用户知悉申请的意义。

 

(来自WWDC 2017)

WWDC 2018,应该是见识到了不少应用以简单粗暴的交互和文案向用户通知和申请隐私权限,苹果特意列出了许多“反面典型”,并再次强调隐私交互一定要提供“有明确目的且有帮助的文案”。

 

(来自WWDC 2018)

WWDC 2020,再次强调了应用在申请用户隐私数据授权时,一定要说明数据如何使用、让用户自行选择。

 

(来自WWDC 2020)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列举了这么多年份的WWDC上发布的隐私用户体验相关的材料,是想给读者以一个直观的印象:

1、苹果确实非常在意隐私的用户体验,而且花了不少精力去布道,一个事物强调十年不会是心血来潮。

2、苹果起码在2011年开始,就想清楚了隐私用户体验的所有原则,并延续了10年,尽管有些年份的表述有所变化,但核心还是透明和控制,即隐私相关的数据处理都要让用户知晓,且让用户来控制是否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数据。透明和控制,也与“隐私是对人的尊重”相契合:让用户知道,让用户选择。

3、苹果不仅独立提出用户体验相关的最佳实践,在每个隐私特性的说明里,也都会强调对提升用户体验的好处,如前文说过的WWDC 2018年发布的照片选择器,对用户而言,省掉了反复决策和操作是否给应用授权照片权限;对开发者而言,不仅省掉了反复向用户索要授权的开发工作,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申请授权被拒绝的危险。

满足用户期待

苹果在这10年里反复强调,应用在处理隐私相关的交互时,应该:

1、场景触发:隐私交互要与用户使用场景对应,在合适的场景才触发权限申请。

2、数据最小化:只获取应用运行必须的隐私权限,不扩大申请范围。

比如,在用户拍照时向用户申请拍摄权限,而不是在其他无关的场景触发授权;一个天气应用,就不要无缘无故的去申请用户的录音权限。

如不能遵循这些原则,则用户大概率会拒绝授权,这会导致多重不利:首先,不利于应用的正常运行;其次,耗费了用户不必要的决策和操作时间,使用户体验变差;最后,会让用户迷茫和不信任,觉得应用“乱申请隐私权限”。

 

(来自WWDC 2014)

以体验推动生态适配

前文我们说过,苹果之所以强调隐私的用户体验,除了安全隐私是附属于应用的,不能没有好的体验以起码不拖应用的后腿;其次,以用户体验来推动生态适配。

苹果在宣讲其隐私特性或政策时,总喜欢说,如开发者采用,不仅使得用户体验提升,更能增加用户对应用的信任,苹果还提供了容易适配的代码/工具,应用何乐不为?

比如2014年推出的选择单个联系人、2020年推出的用户自主选择授权的照片张数,都在强调体验的良好,暗示开发者能从这些隐私举措中获得利益,甚至是创新的机会,因此希望生态尽快适配。

苹果这种用体验和利益来驱动生态适配的做法是值得特别注意的。原因很简单,用户用手机等终端时主要在用什么?当然是上面的应用,特别是TOP 100应用,如社交工具、视频软件等。如果这些应用都不适配苹果推出的这些隐私特性或政策,会有什么后果?后果是用户会感到应用的各种隐私数据读取非常不规范、交互乱七八糟,存在体验的割裂:iOS和其自研的应用都有一致的隐私交互:友好、规范、统一,这如果不能增加用户的好感,起码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体验,但决定用户体验的生态应用特别是TOP 100应用如不适配,各有一套交互和数据收集的办法,则用户肯定会感觉混乱甚至体验糟糕。也就是说,以体验和利益来驱动生态适配隐私特性或政策,才有可能打造完整的隐私用户体验。

当然,苹果也并非只礼不兵,对某些隐私政策的适配,苹果也会采用大棒,比如2013年,读取UDID的应用不能上架;2020年,未适配隐私营养标签的应用不能上架;2021年,执行ATT计划,对未经用户许可而交叉追踪用户的应用下架处理。

用户体验为“玉米”,严格执行某些隐私政策否则下架为“大棒”,使得苹果的应用生态整体给用户呈现出“友好、规范、统一”的形象,造就了良好的隐私用户体验。

总之,为什么要强调安全隐私的用户体验?首先,安全隐私作为其他应用的属性,用户体验必须不亚于其附属的应用;其次,用户体验也是一种利益,可以驱动应用生态适配起来,才能打造完整的安全隐私用户体验。

用户说苹果隐私做得好是指什么

我们已经考察了苹果隐私体系的产品(特性)、用户体验、营销,正好组成了考察一个产品(体系)的由表及里的闭环。那么我们可以试着回答本系列开头的提问了:“用户说苹果隐私做得好到底指什么?”

是各个隐私特性吗?确实的,人脸识别、指纹等每天都使用,既安全又方便,但其他厂商也有啊?其他特性就更没存在感了,有多少人是真的打开过隐私设置来观察和设置应用的隐私授权的?你会因为要拍照时,跳出一个授权拍摄权限的弹框感到“激动”么?这么看来,光是各个隐私特性,似乎不足以让用户觉得苹果隐私做得好。

是用户体验么?确实的,苹果的权限申请弹框文案清晰明了、按场景触发、数据最小化收集;隐私设置的权限分类清楚,设置简单,但似乎其他厂商也差不多都这样做了啊?

是营销么?确实的,苹果把隐私上升到了企业价值观的层面,之前没有厂商这么做过。为了保护用户隐私,“硬刚”FBI,用户的好感陡增。每次新的隐私特性发布,都以各种营销手段通俗的给用户传递。但光靠营销就能打造好的隐私品牌么?

实际上,用户说苹果“隐私做得好”,不仅是指用户体验,而是一种在心里形成了“定位”的口碑或品牌。而一个口碑或品牌的打造,是产品、用户体验和营销综合作用结果,而绝不是单个因素所能完成的:首先,最核心的是产品层面,在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安全原理特别是PbD构建完善的隐私保护体系,特别是把防应用和防追踪做精做细;其次,隐私特性以友好规范统一的交互呈现给用户;最后,通过“4段论”,不断向用户传递隐私理念和实践(特性),最终达成领先的隐私品牌。

当然,在这过程中遇到的FBI事件虽然客观上增加了苹果的隐私品牌美誉度,但我们也反复指出这类事件是不可能去策划的,不是苹果的日常营销行为,而是苹果隐私价值观的一次危机公关。

 

(苹果隐私品牌的构建)

苹果的隐私卖点是什么

在企业里,领导在听产品汇报的时候,经常会灵魂拷问:“这个产品的TOP 3卖点是什么?”“如果你在电梯里遇到乔布斯,你怎么在10秒钟里把TOP 3说清楚?”

经过了上面那么多材料分析,那我们也问问,苹果隐私的TOP 3卖点是什么呢?

TOP 1:持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隐私体系,这个体系融入并使得苹果生态处在一个相对高的隐私保护水平上

这是苹果隐私真正的“卖点”,也是苹果近年来宣传的“真正的创新”。这个卖点在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主要场景里发挥作用,比如在应用下载、安装、运行、上传数据等时都能感到隐私保护措施的存在,使得用户普遍感到苹果更安全。当然,苹果也有一些隐私特性很亮眼,比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强加密、查找手机等,但那也是在庞大的安全隐私体系中天然比较有用户感或者营销比较到位的一个尖峰,是在构建完整隐私保护体系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结果。其实,安全隐私要作为一种属性内置在产品中,这是天然的第一的工作,系统性的做好“围墙”是首要的,不需要整天找什么卖点、什么TOP 3,如果非要说有,也是一整个难以攻破的安全隐私体系。我们不应为了追求营销效果而做隐私保护,而应发自内心的做好隐私保护的过程中做营销,否则就违背了做隐私保护的初衷,也违背了基本的安全常识。

TOP 2:安全隐私体系在用户呈现上友好、规范、统一

隐私特性总是附属于某个产品或某个场景的,绝少独立出来,因此隐私要做的是默默守护,不要干扰用户核心的诉求:通过应用等来获取服务。我们如果不是刻意研究苹果的隐私体系,那么回忆一下,我们有几个人刻意关注打车的时候位置权限是否给出去了,又有几个人为此感到“兴奋”?

用户对苹果一开始就有很高的信任度,这种信任度不仅来自隐私保护,更是来自对整个苹果品牌的认可,用户相信苹果作为“大公司”“大品牌”,会尽力保护他们的隐私,这种安全隐私信任是稳定的:或者稳定的增加,或者稳定的下降,或者由于重大损失、重大舆论、重大不满陡然下降,但绝没有一个隐私特性能“一夜暴富”“一夜出圈”,让用户的信任陡然上升。这也与个人使用手机等设备的体验相契合:你可能恰好需要或注意到了某个隐私特性特别贴心,对苹果的好感又增加了,但几乎没有人真的为此去买苹果手机。

TOP 3:主要的隐私特性和政策,以及配套的交互,都强力的在应用生态里落地了,从而保障了基本完整的隐私体验

还是那句话,控制住了生态,就控制住了核心的用户体验。

总之,苹果隐私的TOP 3是:持续构建完整的隐私保护体系;规范统一的交互;强力的生态控制。

 

【往期回顾】

第一期:苹果隐私十年史:变与不变(1)突变与营销

第二期:苹果隐私十年史:变与不变(2)营销与产品

第三期:苹果隐私十年史:变与不变(3)产品与常识

【下期预告】:苹果隐私十年史:变与不变(5)演变与结尾

 

>>访问华为开发者联盟官网,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获取开发指导文档

>>华为移动服务开源仓库地址:GitHubGitee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华为移动服务最新技术资讯~

 


转载:https://blog.csdn.net/HUAWEI_HMSCore/article/details/114831804
查看评论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