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秘密-----慢谈电磁前导篇
我们周围所有的物体都有一个共性,即由相同的基本物质单位组成,换句话说,这些物体都由相同的粒子组成1。
p.s.有点哲学的味道,万事万物的源一,古代哲学确是和各学科紧密相连;
粒子的排列组合组成了大千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原子"atome"是最基本也是不可分割的。
不仅仅是原子,原子核也是可分割的。
目前已确定(结历代科学家的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原子由原子核(轻子+夸克)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既不是最基本的,也不是不可分割的,例如如果我们将原子加热或点燃(外界给力),就可能夺走它们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外围的电子剥离,也就是丢失了带负电荷的电子后,原子就变成了带正电荷的离子1。
值得注意的是,原子并不是呈现出球体的形状,而是我们给它一个球形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直径等于它们所含电子的轨迹可达到的最大范围。
- 有多大呢?直径约10^-10米。这么说吧,一米上,挨个排,可以放上100亿个原子。
- 有多快呢?电子受电荷间的力影响(库仑力)围绕原子核,在一秒钟内可以旋转一亿亿次。
电荷间的力叫做库伦力,库伦力是什么,由法国物理学家查利·奥古斯丁·库仑于1785年发现,因而命名。库伦定律使得电学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意义非凡。库伦定律【F=K*(Q_1Q_2)/r^2】,参考图形如下:
含义意义:
- 同性电荷间相互排斥,异性电荷间相互吸引;
- 电荷间力的大小与电荷的量(能量)成正比,与电荷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p.s.原子中的电子只能以某些特殊状态存在(非粒子,其实是量子),这些状态的特性表现为电子的能量。
那么这么微小的东西我们如何去观察呢?,主要两种方式方法1:
- 一种是原始的直接的接触,就是触碰东西,感受他们被赋予他们比较显见的性质,但得出的结论无非是能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 另一种是映射的接触,就是通过在可见与不可见事物之间的对应规则中,用设定概念,代替东西本身的存在。用其他的东西代替这种表象,用更抽象的方式呈现物质(例如数学),更好的了解所研究的实在,并对实在加以影响。物理学研究就是这么干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设计至纯』,查看更多原创内容,和小小编进行灵魂交流O(∩_∩)O欢迎疯狂点赞、分享、收藏、点赞、在看、点赞。o
转载:https://blog.csdn.net/caq_jw/article/details/113732490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