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解密码
开机时按e,进入编辑模式
在linux之后加: rd.break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chroot sysroot
passwd root
输入密码,重复输入密码
touch /.autorelabel
exit
exit
重启后用root登录
2.配环境(IP 主机名配置)
不建议修改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网卡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ipv4.address 172.24.8.10/24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ipv4.gateway 172.24.8.254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ipv4.dns 172.24.8.254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ipv4.method manual 手动写入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connection.autoconnec yes 开机自启
- nmcli connection up eth0 打开网卡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desktop.group8,example.com 设置主机名
- ping 172.24.8.254 ( 验证 )
3.置SeLinux
请按要求设定系统:SeLinux的工作模式为enforcing
要求系统重启后依然生效
- vim /etc/selinux/config
将permissive改为enforcing - setenforce 设置为临时启用模式
- 验证getenforce
4.配置软件仓库
仓库地址为 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yum
vim /etc/yum.repos.d/base.repo 修改配置文件(仓库名任意,但后缀必须为.repo)
[base]
name=base
baseurl=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yum
enable=1
gpgcheck=0
5.调整逻辑卷容量
请按照以下要求调整本地逻辑卷 lv0 的容量:
调整后的逻辑卷及文件系统大小为 290 MiB
调整后确保文件系统中已存在的内容不能被破坏
调整后的容量可能出现误差,只要在270MiB - 320MiB之间都是允许的
调整后,保证其挂载目录不改变,文件系统完成
- 查看卷组pvs vgs lvs 空间分配情况
- lvextend /dev/vg0/lv0 -L 290M 按要求调整大小
- resize2fs /dev/vg0/lv0 调整文件系统大小
- df -h 验证
6.创建用户和用户组
请按照以下要求创建用户、用户组:
新建一个名为 adminuser 的组,组 id 为 40000
新建一个名为 natasha 的用户,并将 adminuser 作为其附属组
新建一个名为 harry 的用户,并将 adminuser 作为其附属组
新建一个名为 sarah 的用户,其不属于 adminuser 组,其在系统中没有任何可交互的shell
natasha 、 harry 和 sarah 三个用户的密码均设置为 redhat
①创建用户
- groupadd -g 40000 adminuser
- useradd -G adminuser natasha
- useradd -G adminuser harry
- useradd -s /sbin/nologin sarah
②设置密码 - echo redhat | passwd --stdin natasha
- echo redhat | passwd --stdin harry
- echo redhat | passwd --stdin sarah
③验证
cat /etc/passwd
7.配置文件 /var/tmp/fstab 的权限
复制文件 /etc/fstab 到 /var/tmp 目录下,并按照以下要求配置 /var/tmp/fstab 文件的权限:
该文件的所属人为 root 该文件的所属组为 root 该文件对任何人均没有执行权限
用户 natasha 对该文件有读和写的权限
用户 harry 对该文件既不能读也不能写
所有其他用户(包括当前已有用户及未来创建的用户)对该文件都有读的权限
- cp /etc/fstab /var/tmp/ 复制文件
- setfacl -m u:natasa:rw /var/tmp/fstab 配置natasha文件访问权限
- setfacl -m u:harry:- /var/tmp/fstab 配置harry文件访问权限
- getfacl /var/tmp/fstab 验证是否成功
8.建立计划任务
对natasha用户建立计划任务,要求在本地时间的每天14:23执行以下命令: /bin/echo “hiya”
- crontab -e -u natahsa
23 14 * * * /bin/echo “hiya”
9.创建一个共享目录
在/home目录下创建名为admins的子目录,并按以下要求设置权限:
/home/admins 目录的所属组为adminuser
该目录对 adminuser 组的成员可读可执行可写,但对其他用户没有任何权限,但 root 不受限制
在 /home/admins 目录下所创建的文件的所属组自动被设置为 adminuser
- mkdir /home/admins/
- chgrp adminuser /home/admins/
- chmod g=rwx /home/admins/
- chmod o=- /home/admins/
- ll -d /home/admins 验证
10.升级系统内核
从 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pub/ 下找到需要升级的内核,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当系统重新启动之后,升级的内核要作为默认的内核
原来的内核要被保留,并且仍然可以正常启动
- curl 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pub/ 访问服务端找到内核
- yum install http://172.24.8.254/pub/kernel-3.10.0-327.4.5.el7.x86_64.rpm
- reboot
11.绑定外部验证服务
系统 server.group8.example.com 提供了一个 LDAP 验证服务。您的系统需要按照以下要求绑定到这个服务上:
验证服务器的基本 DN 是:dc=group8,dc=example,dc=com 账户信息和验证信息都是由 LDAP 提供
连接需要使用证书加密,证书可以在下面的链接中下载:
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pub/cacert.pem
当正确完成配置后,用户 thales 可以登录系统,登录密码是 redhat
- yum install sssd -y 安装sssd包
- mkdir /etc/openldap/cacerts/ 创建证书路径
- cd /etc/openldap/cacerts/ 进入路径
wget http://server.group8.example.com/pub/cacert.pem 下载证书 - authconfig-tui
- su thales(验证登录)
12.配置 autofs
按照下述要求配置 autofs 用来自动挂载 LDAP 用户的主目录:
server.group8.example.com 通过 NFS 输出了 /rhome 目录到您的系统。这个文件系统包含了用户 thales 的主目录,并且已经预先配置好了。
thales 用户的主目录是 server.group8.example.com:/rhome/thales
thales 用户的主目录应该挂载到本地的/home/ldap/thales
用户对其主目录必须是读写的 thales 的登录密码是 redhat
- autofs 安装autofs
- vim /etc/auto.master 自动挂载ldap用户的家目录
- vim /etc/auto.ldap
- systemctl enable autofs 开机自启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 重启服务
- ssh thales@localhost 验证服务
13.配置NTP服务
配置您的系统时间与服务器 server.group8.example.com 同步,要求系统重启后依然生效
- vim /etc/chrony.conf (注释四行 添加一行)
-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 systemctl restart chronyd
14.创建一个归档
创建一个名为 /root/sysconfig.tar.bz2 的归档文件,其中包含了/etc/sysconfig目录中的内容。tar归档文件必须使用 bzip2 进行压缩。
- tar -jfc /root/sysconfig tar.bz2 /etc/sysconfig/
15.配置一个用户账号
请创建一个名为jay的用户,并满足以下要求:
用户 id 为3456
密码为 glegunge
- useradd -u 3456 jay
- echo glegunge | passwd --stdin jay
16.添加一个swap分区
在您的系统中添加一个新的 swap 分区,并满足以下要求:
swap 分区容量为 512 MiB
当您的系统启动时,swap 分区应该可以自动挂载
不要移除或者修改其他已经存在于您的系统中的 swap 分区
① 创建物理卷 修改分区
1. fdisk /dev/sda <----考试的时候应该为/dev/vda,注意看题
2. n 创建新的分区
3. 默认编号为5
4. 磁盘起始点默认
5. +512M
6. t 改变分区 标志
7. 5 选择分区
8. 82 为swap标志(l可以查看帮助)
9. w 保存退出
(拓展: d:删除分区; p:打印;)
②partproble 更新分区信息
③mkswap /dev/sd5 获取uuid
④swapon /dev/sda5/ 激活交换空间
⑤vim /etc/fstab/
17.查找文件
请把系统上拥有者为 jay 用户的所有文件,并将其拷贝到 /root/findfiles 目录中
-》: find / -user jay -exec cp -a {} /root/findfiles/ ;
18.查找一个字符串
把 /usr/share/dict/words 文件中所有包含 seismic 字符串的行找到,并将这些行按照原始文件中的顺序存放到 /root/wordlist 中,/root/wordlist 文件不能包含空行
-》: grep seismic /usr/share/dict/words | grep -v ^$ > /root/wordlist
19.创建一个逻辑卷
请按下列要求创建一个新的逻辑卷:
创建一个名为 datastore 的卷组,卷组的PE尺寸为 16 MiB
逻辑卷的名字为 database ,所属卷组为 datastore,该逻辑卷由 50 个 PE 组成
将新建的逻辑卷格式化为 xfs 文件系统,要求系统启动时,该逻辑卷能被自动挂载到 /mnt/database 目录
- fidisk /dev/sda
n
默认
默认
t
6
8e
p(验证)
w - partproble 更新分区信息
创建 pv vg lv 及 创建文件系统 - pvcreat /dev/sda6
- vgcreat datastore /dev/sda6 -s 16M 创建物理卷
- lvcreat -n database -l 50 datastore 创建卷组
- mkfs.xfs /dev/mapper/datastore-database 创建逻辑卷
- blkid 查看UUID
- vim etc/fstab 设置挂载点 及开机自启
- mkdir /dec/mnt/database 创建挂载点
- mount -a 全部挂载
df -h 查看验证 重启检查无误结束考试
转载: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723435/article/details/105455824